期待滋生絮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明小长假,哪儿都没去。趁着春光丰盛,洗洗涮涮、打扫整理,忙中偷闲翻翻闲书。习惯了这样的阅读方式,不被追赶、逼迫,压抑,纯粹地阅读,这是生活的需要。

      今天哥哥和嫂子过来玩,得知大姨出了一本书。这真令我有些讶异。晚上又向表妹求证了这个事实。于是期待中有了这不成文的絮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直到现在,你真诚地热爱的是什么?是什么向上牵动着你的灵魂,是什么支配着它并使它幸福?只是本真的自我的基本法则。看见你是如何补充、扩展、超越自己,看见你如何构成自己攀援的阶梯,看见你假定的不可测度的巅峰。你开始是你,最终还是你。

    因为是你,便清楚了一切杂草、瓦砾,是光和热的散发,是爱的喷洒,是精神的崇拜,在自然的恩慈。陷入触电一般的昏眩,回到自己。

      认知、欲求、安静、等待、到达、实现,这一切都朝向一个中心、一个根源。来来往往,上上下下,来自四面八方和谐。

      我们尽可能地去理解,设身处地,但只是理解,而不是冒昧和愚蠢地表达。所以,我说这是欣慰。勇气和力量、颤抖和茫然,都是可靠而质朴的,都是我们自己。

      我现在相信,没有一个完全孤独的人。在“唯一”和“无”之间,就像在自己和无之间一样,横亘着一个无限。孤独在把自由转向内心的时刻转身,自己是可见的,别人是可以看到你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阅读自己的生活,并由此理解一般生活的符号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许多伤疤和未愈合的伤口。在本质上,残缺恰恰是最人性的,它把我们引导到它的近旁。向下看到认识和存在的和解,向上看到安宁和被否定的意志,向远处看到所谓的彼岸。

    如果科技变得越来越发达,我们是不是只有与互联网为伍,打发时间。如果阅读只能选择在互联网,那么书籍就真的是奢侈。

        岩石、太阳、森林都在呼唤。越是优秀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更渴望超越自己,因为这是一种情调,从灵魂的深处呼唤出最高贵的和最罕见的东西。也许,最深刻的意义就是否定的意义;或者,在否定中进行肯定的意义。

      前路是迷,只能从现实存在的出发。不要说对生活从不抱任奢望,我希望在一切事物中看到这个毫无希望的根据。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遗忘自己,也一定可以重建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