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一些影响要靠之后漫长的人生道路来修正。成熟而稳固自我的形成需要很多年很多经历的累积,没有捷径。
因为内心的一些恐惧和害怕,比如害怕被拒绝,害怕失望,害怕不被爱,所以会给自己保护色。这是为什么很多人你没有办法轻易看到他们的内心和本色,保护色虽然貌似安全,但也阻碍了你成为你自己,表达你自己,成就你自己。
人需要成为自己,明白自己是谁,并告诉他人你是谁,亮出你自己。隐藏不是生活,就跟穿衣一样,你以为你打扮成路人,就可以隐藏人群,实际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负面,你的懦弱和平庸。只有与这个世界,与人群清朗相对,你才会由内到外的明亮起来,开心起来。
最近感觉越来越舒展与释放。之前太长时间的纠结与尴尬,那么多年都在和自己较劲。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不敢肯定自己的优点。害怕被评价,在意别人的打量,渴望认同,追逐被肯定。现在慢慢觉得,so what. 是,这是我的缺点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你怎么揣测我,评判我,无所谓。我不需要依赖你的认可在这世间行走。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什么好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的。人,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每个人成长环境和经历造就他的不同。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厚薄不同,内容不同,有的无趣,有的有趣,有的对我有趣,对你无趣,这也是人世的精彩之处。而有的人可以越过封面去翻书的,容易心动,容易快速的翻页,拿得起也放得下。而有的人,是看封面也无比慎重,迟迟不能动手,拿起来就不会轻易的放下。
心动的感觉总是美妙的。爱情不一定要去谈,在心里想想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感情或者感觉,可以无关年龄,无关学识,无关背景,甚至无关性别。不需要拒绝心动。爱情到老,都是可以想的,条件允许,能负责任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谈的。人活着,贵在开心。
自律确实是通往自由之路。抛却宏观的政治,经济,人类历史发现的大环境,就个人微观的生活而言,多大的程度自律和努力,就有多大程度的自由。所以不能自律,也就不要抱怨没有自由。
思维是可以训练的,身体也是这样。思维训练它的结构和模式和发散和应变,身体训练成习惯和反射。思维和身体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对待。身体最为实在,必须动起来才有与你对话。
内心的平静其实很具体,没那么抽象。它靠自己的实践去获取,而不是只凭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