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拜托了冰箱》综艺节目中,知名网红papi酱分享与众不同的婚姻观,引起网友的热议。
1.papi酱称和老公恋爱10年结婚5年,但俩人每逢过年现在都还是各回各家,而且说从谈恋爱起直到结婚,双方亲家彼此也从未见过对方。
2.papi酱称“婆婆要把儿媳当女儿,但儿媳不能把婆婆当妈”,因为自己所有的坏情绪都会对妈妈展现,要给婆婆尊重,所以从不使唤婆婆,“坏情绪都留给尊贵的母亲”。
3.papi酱认为恐婚的最大原因就是害怕结婚后失去了自我,会变得为了对方而改变了自己。
papi酱说最根本还是取决于“你要知道想找什么样的人”。
对papi酱的这种婚姻观,媒体面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的认同和羡慕,吃瓜网友们反而各式各样想法的都有,也许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吧。
papi酱的婚姻价值观看上去是属于现实、务实主义的,体现了更多类西式文化的自由价值观,我们今天社会上其实和papi酱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已不再是个别的存在,认同这样观点的人群基数在不断扩大中。
此类观点笔者的态度是持保留意见的,但并不是说觉得是不好的,恰恰相反,认为这正是社会文明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种思想、文化上的冲突碰撞。
无论什么文化下的人民都会有对幸福相似的追求,但对幸福的理解定义不同的文化下确实不太一样。有的文化会强调大家庭、家族的完整和谐才是幸福;有的文化下个体的自由、精神意识独立性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它的现实环境才是重要的。就如同我们所在的国度,在这片土壤上,不也正处于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吗?
回顾我们人类的历史,除了某些特定时期单一的文化思想对社会是利大于弊的,大多数情况是往往社会繁盛时对文化思想的接纳包容度都是相对较高的。
旧的事物并不一定是坏的、需要淘汰的,新的事物也不一定是好的、最符合现在的。
当新与旧碰撞出火花时,也许才是我们要的答案。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这个怎么样(id:how4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