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P261-P278)
文章编号:20221004——50
作者信息:222943号吴雪燕
正文
李老师在文中写道自己以话剧《雷雨》在成都演出时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为契机给学生讲尊重,这让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孩子,想到自己班上的孩子。
我们班的孩子男生要比女生多出近10个,要说有多调皮呢也并未做什么令人怒不可遏的事儿,但是小动作总是不断。因为,他们常常找我告状:今天谁又对谁做了鄙视的手势而打架;中午排队去食堂吃饭,谁又插队到谁前面了;做操的时候哪个同学又拍了谁一下,两个人互不相让吵起来啦……这些事似乎都是小事,但是在学生眼中却算得上大事,只是每次在处理这些小事的时候不禁叹气:这些男孩子们难道就不能相互包容一些,肚量大一些吗?
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这些小矛盾也是源于缺乏对人的尊重。就比如说所谓的对别人做鄙视的手势这件事,就是在课间十分钟,有些男生毫无理由地对别人做这样的手势,让对方觉得收到了侮辱,不服气之下便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导致矛盾升级。或许最初那个做手势的孩子就是觉得好玩,随手这么一比划,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他没有去思考:对别人而言,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伤害,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他是不懂得这手势背后的含义吗?不,他很清楚。他自己也不喜欢别人这样对他,可是自己却从中找乐子,己不欲却施于人。
也许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掌中宝,在家备受关注且事事以之为先,所以“自我中心”会严重一些。作为老师,还是需要在日常小事中让他们学会尊重,拥有共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