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时代,中国人都重视过年——过年是辞旧迎新的关键节点,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人们图的是吉利,盼的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现在的人普遍温饱不愁,即使在新冠疫情阴影之下普通老百姓也买得起新衣、吃得起鸡鸭鱼肉蛋奶蔬及水果。年,对于中国人来说于物质层面上早已不再难过。
物质条件好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水涨船高,注重自我、张扬个性成为新时代的心理徽标。
在阖家团圆的过年时段,吃喝玩乐不再堪忧,堪忧的是家庭关系不好处理,更何况智能手机屏蔽了不少人面对面聊天的时机。
对于一些人来说,过年等于“过难”:家人共处起冲突、亲戚相聚心意乱。如此一来,喜庆谈不上,吉利更别提,弄得过年时心里如堵车一般。
人的问题还要靠人来解决。与其一味抱怨,不如动脑直面。
家人为什么起冲突?除了物质利益的诉求,冲突的还有各种理念,只要能够求同存异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亲戚为什么有摩擦?除了物质利益的诉求,摩擦来自边界感的缺失、言行分寸的失衡和各种攀比心理,只要弄清界限、互相尊重就能一团和气。
说简单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不积极去践行的话在现实中就是千难万难。
事在人为。
谈得来的人多聊几句,合不来的人沉默是金。
聊天选容易引人共鸣的话题,并尊重谁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既不羡人有又不笑人无才是亲友相处的正道。
过日子冷暖自知,人生路要靠自己,无需攀比,更无需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你是你,我是我,各自要管好自己和自家的事而已。
你是我的亲友,我是你的亲友,相处就要互相尊重。
人到一处,无非是联络感情、深化情谊,顺便聊聊见闻、交换信息。这个主次要拎清。一些人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往往就是忘了聚会的初衷,只想自己逞能。
家人团聚,要的是温情脉脉、爱意融融,顺道都做家务、共品美食。这个主次要拎清。一些人闹得不欢而散,往往就是忘了团圆过年的意义,只是一味去挑剔。
活干多干少不是重点,饭好不好不是重点,话投机与否不是重点,重点是坚守过年的初衷和团聚的初心——过年的初衷只是要喜庆图吉利,团聚的初心就是要温馨为和气。
注重自我不是排斥他人,张扬个性不是只顾自己。
老年人当稳如泰山,中年人当主导团结,青年人当勤快干活。
家人也好,亲友也罢,在一起的时候既要平等互爱又要长幼有序。
不要攀比,放下计较;不要争论,放下高低;不要怄气,放下挑剔。只有这样,过年才不再是过“难”,过年才恢复了本来的意义。
希望每个回家过年的人都能做到:放下执念,和气为先——从自己做起。
高英写于2022年1月27日,腊月二十五,周四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