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写作研修班所思(1)
一
张老师在“写作作为通用能力”中分享了他读到的关于独立精神的文章。张老师分享只有真正拥有独立精神的人才能从内心热爱这个国家,时时刻刻把国家放在心里不断地揣摩,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为她担忧;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会思考他的权利会有很强的权利意识;不具有独立精神的人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势力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想到了学校。学校本是最具有独立精神的地方。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最应该是独立精神的代表者。而现实的学校中的教师有独立精神的有几个?每一位老师扪心自问,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热爱有多深?我们的心中国家是什么地位?我们是不是忧国忧民呢?还是我们的思想被时代的潮流牵引着,随时都摇摆不定。我们的大脑中除了分数之外,有没有其他思考的东西?我们的一生除了追求职称、荣誉和分数,有没有其他的追求呢?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什么?作为老师,爱国就从爱自己的单位开始。不知道每一位老师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单位呢?有独立精神的老师爱他的单位,会为单位的兴衰,单位的发展而忧思。很多老师,单位对于他只是一个领工资的地方,单位的兴衰与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
我也反思了自己,是否具有独立精神呢?很惭愧的告诉自己,没有独立精神,只有平庸的生活。拥有独立精神需要付出代价的。在一个不具有独立精神的的群体中,拥有独立精神是另类,会被扣上各种帽子。为了苟活,只能隐藏真心,追随大流。
教育的悲哀,不是教学质量的下滑,而是社会体制不允许有独立精神的人存在,尤其是最应该具有独立精神的老师失去独立精神。
二
张老师讲到了克服恐惧写作的三种办法:去写、结交写作者和给自己定个大目标。
正如张老师所说,写作有时候需要数量。写作水平随着写作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很多的写作者没有耐心熬住有量变到质变的这个过程。量变到质变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有时候,我们都会怀疑我们是不是有写作的缘分?我们会怀疑我们这样写作的意义何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给我们写作一个合理的借口。每一次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是最孤单的,也许这就是张老师为什么提到结交写作者和定目标的理由吧。让我们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不至于丧失信心,也让我们的坚持有了意义。就如在黑夜中前行的人,远方的灯火会让心中有一种踏实和安全的感觉。
给自己订一个目标,逼着自己每一天去写。很多时候,我们的惰性让我们始终躺在安逸的地方。订一个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每一天在小目标中慢慢的完成大目标。
我大脑中盘旋着一句话,好像是张老师说过的。把一本书看上几遍,了解书的框架,让书的内容内化为你的写作。大意可能就是这样。我的理解就是每一个人一定有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作者的代表作,熟读,让书内化成自己的一种写作的血液。这个办法值得学习。有一本喜欢的书籍,读烂,让书融入我们写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