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可见,自信很大程度决定成功的与否。只有先具备自信,才能有前进的动力,缺少自信会成为阻碍成功的障碍。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自信阳光。可大家都在说,要自信呀。那么,自信到底是什么?到底如何培养呢?
到底什么才是自信?
自信首先是一种品质,是指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身体和行为,能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有自信的孩子会更愿意表现自我,从容面对所发生的事,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能很好融入集体,面对竞争不会轻易逃避与退缩。
自信是怎么由来的?
在婴幼儿时期,当他哭闹,父母抱起来安抚他。他能因此体验到自己被爱,满足感由此而生。
当长到一岁左右,能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宝贝尝试自己抓面条吃饭,妈妈满脸惊奇:“宝贝,你好棒呀,能自己拿起面条吃饭呀,这么厉害!”宝贝能听明白妈妈这是在夸奖她,知道自己肯定是聪明的孩子。
再大点,当一岁半左右的宝贝缠着妈妈,如果妈妈这个时候有事,就可以明确告诉宝贝:“宝贝你自己玩一会,来看这本绘本,妈妈有事要忙,就在那边,忙好了很快过来陪你哈”这时的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而且就在附近,不会远离他,他是安全的。
孩子三岁左右,父母要出去工作,虽有万般不舍,但这也是孩子必须经历的分离阶段。在父母走之前,安排好照顾孩子的人选,告诉他事实情况,也让孩子能有心理准备,这期间倾听理解他的情绪,让孩子明白他是被尊重的是重要的。
孩子从小到大的自信养成,就是在生活点滴里。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去和孩子交流,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让孩子知道他是安全重要的,他的自信会逐渐加强,成为首要心态。
自信既然可以从小养成,那具体怎么做呢?
1.生活作息一定要规律
规律作息竟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没错。如果大人作息时间混乱,很多事都不会在“掌控”之中。心中难免“焦虑”。感觉什么事都想做,却无从下手。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时间管理课程的火爆。
规律作息能让孩子了解到,一天都是可以安排,用来做哪些事,早上几点起床,可以出去玩多久,几点回家吃饭,睡觉等。当太多意外出现,孩子会失控且紧张,很有压力感。这样规律的安排生活,有助孩子安全感增加,从而产生“自信”的感觉。
2.让孩子体验足够的玩耍空间
玩耍时孩子学习知识的方式,也是跟其他人进行连接的途径。当孩子能尽兴玩耍时,当然也能学会怎么去解决问题,去培养自信。
在我家大宝两岁多,能准确的把一颗颗小珠子,串联起来时。她拿起那串她的杰作,我至今都记得她笑起来那得意的样子。
正是一件件生活的小事,孩子有了“成功”的感觉,这就是帮助他建立自信的基石。
3.让孩子亲自去解决问题
成功的路上有成功有失败,当自己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培养自信十分有帮助。
因此在孩子能聚精会神玩耍时,家长在旁边陪伴就好,假如很多事都被家长代劳,那孩子就没有机会体验成功,又谈何建立自信?家长最好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再出手相助进行引导。这也是一种培养自信的方式。
4.学会让孩子承担责任
一个人的生存价值,有部分是来自于别人的“需要”,当被别人需要时,会自信满满去给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一种“被需要”在肯定自己的“价值感”认为自己有用。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好奇“大人”的一切事,给大人“帮忙”,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这是自我意识形成阶段,家长最好能让孩子做些适龄的事情,主动让孩子参与来帮助完成。不要轻易拒绝他的帮忙,虽然有时的确是一种我们理解的“捣乱”,在此刻,他们正在成长,我们要试着理解他们。
5.用发展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这次做不好,不代表永远做不好。家长要做到不给孩子贴标签:“你就是不好好听课,光知道玩”“你看看人家,你就是不用心”
不管是谁,听到这样的评判,心里都会不舒服。更何况是几岁大的孩子。
家长要永远记得:语言是具有魔力的,多赞美,多夸奖。你说出的话就是你的生命。
孩子的自信都是家长坚持的结果,家长首先是正面教育,关注孩子成长的点滴,建立自信,给孩子打好一辈子良好心态的基础,那未来一定会见到成效。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天使,关注孩子身心灵健康,和孩子一起成长。欢迎留言讨论育儿方面知识,一起进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