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由于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从来没有怎么在意过“仪式感”这样抽象的概念。
在从前的我看来,所谓的过年,不过就是多了一次机会让我从“我为中心”变成了兄弟姊妹的“攀比对象”而已。亲朋好友拿自己的孩子们彼此比较,比成绩,比样貌,甚至比身高。
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过年的意义除了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压岁钱,其他的所有都是烦恼。烦恼要面对本就不太熟悉的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却要虚与委蛇,烦恼于被置身于如同出售物一般的攀比大潮之中,小时候比谁成绩好,再后来要被比谁嫁得好,同村之间的人家甚至会因为谁家的烟花品种更多更贵而暗暗较劲。
在曾经的我看来,这一年一度最大的仪式—不过就是一群被戴上面具的假面人的吵吵嚷嚷,刻意营造的幸福假象,而实际上不过是一场维持不了多久的鲜花灼锦,烈火烹油。
不可否认,一直没有在意“仪式感”这回事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条件所限。对于一个仅仅只是小康的家庭来说,仪式感这种没有的玩意儿,只是阻碍我们立身于世的负担,开party的花销或者办宴席的花费,对于一个日日仅仅思索着如何生存的家庭来说都是奢侈品。
所以,记忆中的我,没有成人礼,没有毕业酒,也没有参加过除了春节以外的盛大节日趴。记忆中的生日,是偶尔几年父亲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拎来一个小蛋糕,一家三口吃了小小的蛋糕,这一岁也算过去了。我从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虽然不是年年都过生日,但是这只属于三个人的偶尔,也有些许温馨。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我对仪式感这件事情的理解,是那么狭隘的,是带着有色眼镜的。仪式感,这玩意儿大到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小到个人的生日,甚至也包括了当你看书写字前的洗手,调整灯光,摆好坐姿,然后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静静的享受这接下来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
其实,仪式感这件事情,并非一定是要高投入的。所谓的仪式不管大小,它的最终目的不过就是让内心有所感受。
比如,用过生日的方式来告诉自己我又成长了一岁,又要比去年的自己更有担当;
比如用过情人节或者七夕节的方式来提醒那些一年来都忙忙碌碌的情人们,是时候该停下脚步来,关心和呵护一下身边的伴侣;
比如你每一次看书阅读,或者做一件你认为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有“仪式感”的行为来告诉自己,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性,甚至是庄严性,内心潜意识先有了提示,做起来也就能更加投入,更加忘我。
那么,这样的仪式感,真的是昂贵的吗?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其实,并不尽然。就如同我刚才一直举例的小仪式——阅读前,调整灯光,营造氛围,或者有条件的话熏一注熏香,这些其实并不需要多少花费。
但,你的内心会因为你这一番前奏性的精心准备,而更好的进入状态,更潜心的阅读或者写字。我想这可能也同样是为何古往今来这么多的文人墨客们都偏爱在书房,焚上一柱檀香,沐浴更衣以后,才开始吟诗作画的原因吧。
反之,没有仪式感又有很什么后遗症呢?也同样拿我自己举例,很多时候我会没有已经长大成人的自觉,甚至一时想不起自己十八岁的记忆,十八岁的印记是那么的模糊不清,仿佛不曾拥有,或者是早已遗失于成长的长河尽头。我想这也许与没有十八岁的成人礼,或者是特意去过个生日有着些许关联。
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便不知道今夕何夕了。如果你不在自己的生命之绳上,若不借助“仪式感”去打一个结,做一个记号,你怎么知道自己走过了多少,接下来要怎么走,手里还剩多少呢?
最害怕的是生如蝼蚁,忙忙碌碌却不知所为,也害怕日复一日,只是简单重复,若没有仪式感来调剂生活起伏,那么活着的一天与活着的一百天又有什么差别呢?
于是,我决定,在今天,哦,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去给自己的生命打个美丽的结,做个小记号,告诉自己:“happy birthday,祝福23周岁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