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尔菲神庙里刻着智慧之神阿波罗给予人们的最高启示:认识你自己。
即使科技发展了数千年,人类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然之谜,但这句话仍然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就像马斯洛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爆炸都在让人变得同质化、机器化,快乐和幸福成了奢侈品,人类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哪怕是安静地和自己待10分钟都坐立难安。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约饭,她说:“不管做什么,一切的源头都在学会和自己相处”。当时,这句话对我来说不亚于警钟,我回想自己的生活,忙碌着却唯独忘了跟自己待会儿。
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在忙,却不知道为何忙,忙了什么,一天下来唯有手机陪伴才能入睡,那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就像行尸走肉,徒有一具肉身罢了,人类最独特的灵魂正在逐渐丧失最宝贵的东西。
这几天在看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他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耳熟能详,但作为心理学科班出身的我第一次阅读他的著作,有了比了解理论更饱满、立体的认识,也对马斯洛有了更多的了解,最为敬佩的还是在那样一个时代提出这样一个理论的伟大与难得。看来以后得多读些经典,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各流派或理论的浅层理解上。
马斯洛出生于1908年纽约的布鲁克林区,是七兄妹里的老大,是一个非常羞涩、神经质的年轻人,压抑、闷闷不乐、自暴自弃。他在传记里记录道:
“我有那样的童年时代而没有得精神病,这算是一个奇迹了。我是非犹大社区中的犹太小男孩。我有点像那个进入全白人学校的第一个黑人。我很孤单、很不快乐。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没有朋友我的父母都没有受过教育。父亲想让我当律师…我在律师学校上了两星期的课,然后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告诉可怜的父亲:我不可能成为一名律师。那么,儿子,”他回答,“你想做什么呢?”我告诉他我想学习—学习任何东西。他没有受过教育,不能理解我对学习的热望,但他是个好人。”
不快乐的童年让马斯洛对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而父亲的成全和接纳,让马斯洛看到了自我实现与自我成就的渴望。这一切启发着马斯洛以更加积极的视角看待人性,而那个时代正是心理学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发展鼎盛,第二势力行为主义涌现上升,整个心理学界看重的都是“本能与性”、“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马斯洛的理论绝对是打开了审视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背后有五个层面的动机与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低级需要的满足会产生高级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会带来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等。
但高级需要并不像其他低级需要一样迫切,也不容易被觉察,但容易被误解,容易由于暗示、模仿或错误信念及习惯而与其他需要相混淆。因此,能够辨清自己的需要(即指导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就。
我们的任何情绪背后都可以用需求层次理论加以解释,我们表现的各类行为如不停玩手机、沉迷工作等也是某些需求的满足或表达。
了解自己,不如从了解自己的需求开始。下次,不妨问问自己,我之所以这样是想要表达我的什么需求吗?那么,我们会与内在的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