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在写作上,也是一样成立的!
我有一段时间就陷入了这样的坑:好不容易把一篇观点文的大纲列了出来,但下笔遣词造句时常常卡顿:
理想好比大纲,现实好比行文,想得再多、无法表达,终究还是空欢喜一场。
怎么办呢?我一直都在努力寻找答案。
当我看完《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后,似乎心中透亮,打开了那扇期待已久的窗。
因为布兰登·罗伊尔在这本写作的心法书里,给出了写作行文最重要的理念:简洁!
下面继续分享我写下的读书笔记,如果看完此文,你能有所收获,就给我点个赞吧!
分享第2篇——行文风格
一、核心
威廉·斯特朗克说:“文章有力贵在简洁!”
一篇好的观点文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主题扼要,观点鲜明,例证准确,句子简短。
无论是几个词语组成一个句子,几个句子组成一个段落,还是几个段落组成一篇文章,都要力求简洁,删除不必要的成分。
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在句子层面。尽可能用最少的词语写出一个意思清楚的句子,这样可以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
但有一点特别要注意:在论证层面有时候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可能需要更多的句子。
二、词语
布兰登·罗伊尔告诉我们:写作时用的词语要做到准确而具体。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你想写一篇介绍苹果的文章,该如何下笔呢?
首先要理清楚这篇说明文的结构:
比如苹果的种类,产地,颜色,口感,形状,味道;
然后运用最准确的词语来形容,说清楚每一部分的内容就OK!
那么我们写观点文的时候用词要注意什么呢?
①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
我的理解是尽可能做到口语化表达,就像两个熟悉的朋友面对面对话交流那样亲切自然。
这就要求我们尽量避免用复杂的书面语表达,不要让读者花时间去推敲词语的含义,要一看就能明白!
大佬刘润曾经说过,他写文章的标准就是让10岁的孩子也能读懂理解!这也就是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吧!
②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
名词和动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比较确切,描述具体事物简单直接,容易形成鲜明的画面感。
而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描述事物的状态,有时候需要用更多的词语堆叠,既不符合简洁的要求,又让读者理解起来费劲。
如果删去形容词,影响句子含义的表达,那就重写一个句子吧!
所以,在词语层面,力求用最少的词语组成句子,注意删除不必要的词语是改稿时的必修课!
三、句子
在句子层面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短句,就不用长句。
短句也尽可能用最少的词语表达,如果用3~5个词语能表达完整意思,那么把多余的词语全部砍掉!
在改稿时遇到长句,可以把一个长句拆分成2~3个短句。
但如果通篇都写短句,句式没有任何变化,这样的文稿读起来也比较乏味。
布兰登·罗伊尔也开出了他的“药方”:变换句型,交叉使用。
我们写观点文时,不妨以单句为主,结合复句。
大佬刘润在写文章时,喜欢用设问句自问自答,或者疑问句和陈述句结合起来一问一答,有时候“为什么?”三个字就单独成段——先说出读者心中的困惑,下一段再给出答案!
这种做法值得参考,我们在写观点文时可以把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组合起来,用丰富的句式变化增加行文的节奏感,又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短句!
那复句还能用吗?答案是能!
和作者布兰登·罗伊尔推荐的转折词(也就是连接词)配合使用,避免冗余就好。
四、段落
读者在看一篇观点文时,最容易记住的往往不是文中的观点,而是那些具体而有个性的事例和细节。
布兰登·罗伊尔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里强调,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要坚持一行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理解作者的观点。
他推荐了一种段落的组织结构:以一个简单的主题句开头, 中间的一般支撑观点(也就是分论点)用精准例证展开论述,而最后的详细支撑论点(也就是次要论点),则用个性化的细节加以说明。
要注意的是读者不仅仅想知道“是什么”,他们更想知道的是所举例证的“为什么?”
那怎么才能写出让读者难忘的例证呢?
为此,布兰登·罗伊尔专门花了一个章节来阐述:如何写出个性化的例证?
五、例证
例证最重要的要求是个性化,细分一下就是准确而具体。
①个人经历——这是例证的首选,讲述个人在具体情境下的故事,遇到问题时是怎么处理解决的,这是一个段落里面的详细支撑观点最好的素材。
②轶事——修饰观点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不一定是个人亲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但也是真人真事,有据可查!
③引用数据和名人的话,会更有说服力。上网搜索一下,找到支撑观点最合适的素材即可!
④修辞手法
a.类比——寻找两种完全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
优点:帮助读者更清楚的理解给定关系。
书中举例:
气候就像我们的基本性格特征,而天气就像我们的情绪和心情。——用天气和气候的差异,来类比我们的情绪和心情的波动差别
b.比喻——修辞性比较,分为明喻和暗喻
明喻和暗喻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有比喻词,比如“好像,如同”等;后者指示某物是另一物。
书中举例:
明喻→未经润色的文章就像沙尘暴中移动的沙子,当风暴最终停止,沙子也就静止了。
暗喻→写作就是一个不断创造“花儿”和塑造“灰尘”的过程。
六、结语
布兰登·罗伊尔在书中写到: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
上一篇文章用好这4步,你也能搭建观点文的结构!我们掌握了结构大纲的基本法则——这是科学,而今天学会的行文变化的规律——这是艺术!
二者变化组合起来,观点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也就不再是难事儿了!
剩下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