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第一次在课本中读到《小桔灯》,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来解读时,只对文中的小女孩有印象,觉得她又可怜又懂事,再无其他的了。
多年后,再次在课本中接触《小桔灯,这次以成年人的身份来解读,对小女孩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她是一个地下党的女儿,她的爸爸因组织遭到破坏,而不得不离开家;她的妈妈因遭到殴打而吐血,卧床不起,只能由她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来照顾。这次对小女孩的认识不再是可怜和懂事,更多的是对小女孩的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的敬重。
与此同时,也认识了书中的她——冰心。
单从这个名字(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喜欢上了她;单从这个名字就想去读她的书。读着读着就越发的喜欢她了,觉得她像是在唠家常;读着读着,觉得她是那样的亲切和温暖。因为她的亲切感,我更多的,一遍又一遍地读她的书。一本书能反复读两年之久,仍意犹未尽。每一次读,都有和她对话之感;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感受;每一次读,都能体会到她对少年儿童如阳光般的爱。
现在,仍在读。更喜欢她那种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注入到现代语言中的写法;更喜欢她的“冰心体”语言———既有白话文的流畅,又有文言文的洗炼;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的写作特点。这种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提醒了我,我也可以使用这种手法把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记录下来,留给将来的我或是喜欢看我写东西的朋友们。
多次读《小桔灯》又使我明白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环境,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儿童如果长期生活在艰难的环境里,可以炼就成勇敢、镇定、向上的性格(文中女孩);儿童如果长期在温馨、幸福的环境里长大,即使成年后,也仍会有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冰心)。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也要努力使自己保持着向上的性格和爱心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