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春华秋实,不知度过多少年岁。也许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候;也许在生活遭遇挫折的时候;亦或是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们总会自我反思,活着是为了什么?如何活着才算是不白走人间一趟?想到这里,我想起了余华老师写的《活着》一书,打算怀着认真的态度拜读一番。
小时候我曾看过根据《活着》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福贵》,但小时候看电视剧《福贵》,只觉得福贵这个人少年时调皮败家,中年时倒霉加持,晚年时孑然一身,凄惨悲凉,但他又是幸运的,有如此爱他的妻子家珍和子女。
提起《活着》一书,想必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生命最终福贵和那一头老黄牛的相依为命,我们一边感叹福贵生活的不幸,一边又会感慨命运对他的不公。是的,作为旁观者而言,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就是苦难,仿佛什么都没有;但若从福贵的角度来叙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又充满着幸福与快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连同那头名叫福贵的老黄牛。
通篇读来,不难发现整篇小说暗含一条时间线:从封建地主时期——土地改革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每一时期的转变又代表着福贵命运的变化。从少时常住豪宅,连上学都需要长根背着,整日穿梭于烟花柳巷和赌场的纨绔子弟;到散尽家财,爹被气死,家族一夜之间没落,无奈住进茅草屋的雇工;再到去城里请医生,误被抓壮丁的带走误打误撞地打了两年仗后的历练;回来之时,娘已去世,只剩家珍带着一双儿女相依为命。
儿子友庆十三岁那年,因献血而致死,他在医院发疯似的大闹,但得知儿子救助的对象是一起在战争中有过生死之交的兄弟的妻子时,他平静而无奈地说了声:“春生,你记着,你这辈子欠我条人命,下辈子记得还”,之后抱着儿子回家,偷偷埋掉,生怕家珍知道后一蹶不起;凤霞自幼命苦,好不容易遇到真心待她的二喜,好日子没过几天,却在生产时候大出血难产而死,只留下遗腹子“苦根”和他们相依为命;凤霞去世三个月,家珍也随其而去,一夜之间,福贵白了头,那是对命运的无奈,自此留下他和二喜,苦根三人一起生活着;苦根四岁那年,二喜因事故被送往那家曾经夺去友庆,凤霞的医院时,福贵死活不让,他认为这家医院不幸,二喜进去肯定出不来。果不其然,他最终还是从带走友庆和凤霞的那家小房间安静地带走了二喜,留下他和苦根独自生活,那时候的苦根并不懂得“死”是什么意思,直到福贵和他讲明他爹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一瞬间他大哭,但也突然有了他这个年纪少有的懂事态度。七岁那年,苦根幼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年,书中只说苦根发烧,福贵给他煮了很少吃到的豆子,最终撑死了。读来不禁一阵心酸,这也是对穷苦人的无奈与可怜,自此只剩下福贵一人。想着一人孤独,连个说话的都没有,福贵决定去买头牛,因为牛通人性,又可以干活。买牛途中,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缘分使然,他遇到了这头知晓即将自己被宰杀,双眼噙满泪水的黄牛,他于心不忍,最终买下了这头老黄牛……
读完之后,我静静思想:《活着》这本文学著作,虽然名字为“活着”,可全篇似乎都在讲死亡,一个好像大多数人内心深处都略有抵触的话题。如若是换成另外一个人,在面对身边亲人一个个在自己眼前相继去世,内心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反观现在,我们偶尔所厌倦所吐槽的生活比起他们是不是很好了许多呢?幸福的人生总是想通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改变不了惨痛的命运,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尝试去接受这种不幸,于苦难中开出属于自己的一朵花呢?
窗外,我望着浩瀚夜空中那微弱的点点星光,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距离也达4.22光年。它们跨越了时空,跨越了距离,才使得我们一抬头便看到到这数万年前星光,这是属于宇宙的浪漫活法。而在这数万年间,这些星星应该也曾见证过无数的人间生老病死,那些或辉煌,或惨淡,或永恒的记忆,终将永远留存在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之中……
其实,我们来人间一趟,生命旅途中难免荆棘遍布,但我们也要有努力活下去的勇气。岁月失语,却总是回答了一切问题。希望你我都可以用心活着,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山河远阔,观人间秀色;感星河滚烫,品岁月温柔;尝遍世间百态,体悟人情冷暖。在一层欢喜一层忧愁里,最终觉得人间值得,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