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为什么?

四十不惑,为什么?为什么要到四十岁才能不惑?

虽然我自己深刻践行了这条原则,四十开始不惑,四十一、四十二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所有过去的经历、不解、困惑和痛苦,那么厚重,却一下子浓缩了似的轻薄起来。在这不惑之年,一切骤然开始变得有秩序、有层次、有条理,而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找不到头绪的……也许再多的经历和痛苦,都只为这个节点准备吧!量变的积累,终归会达到质变的飞跃。

四十岁之前,人从很无力的、柔弱的个体开始,在父母兄弟姐妹等周围人的扶持下成长,像一张白纸被书写上不同的颜色。人在探索世界,在应对世界,以保护自我,但又不断地向外扩展,满足心的好奇,因为世界太精彩和丰富,有太多的未知、神奇和奥秘等待着人这个肉胎凡身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因此,人也是全身心地去拥抱世界,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一路走来,个种滋味,都已品咂,而且反复回味,因为投入很深,入戏很深,便更多体会,深入骨髓,爱很疯狂,痛很深邃,领悟更加彻底……

当走过半生,四十岁时,蓦然回头,审视来路,幡然醒悟,该经历的都已经历,什么爱恨情仇,都已经仔细品味,什么七情六欲,内心反思,也都了解,似乎世上再没有未知和神秘能激发起人的探索欲望。但是人却陷入茫然和困惑,痛苦不堪,又无年轻时的冲动和好奇,也无佛陀的智慧和开悟,未来迷蒙,看不清楚,仿佛置身云海,无边无际,隐隐绰绰……才知内心的虚空,才知物质、肉体、欲望永远是填不满的,只有精神、灵魂、开悟才是正道,才是人最终应该达到的彼岸吧!

四十岁,人生最好的年龄,经历丰富充盈,不再向外扩张,只向内心探求,向精神、灵魂的境界发展和悟道,开始了一段新的救赎,经历了身心灵的成长,经历了感性阶段的享乐主义、伦理阶段的向内要求自己,才能最终过渡到宗教阶段,寻找生命的来源与归宿……

哲学,已经阐述了人的发展历程,而哲学,这个自己过去觉得枯燥无味的书,曾经懒得去读,不惑之年,却是愈发喜爱起来。人生都是循环,哲学的循环;世上有些书是看不懂的,也不是用来看的,而是需要经历的,只有经历才能懂得,哲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四十不惑,人生该经历的都经历过,才能在有所困惑的基础上进步和达到不惑的境界,也基本恰在人生的中点;前半生经历,后半生回味和认知,完全符合学习的理想模式。

我终于四十岁了,可喜可贺,我真的感觉四十岁才是人生最美的季节,有阅历、有认识、有经历、有自己的独特或许还可以坚持一下,再不必像年轻时懵懂无知,随波逐流,少年轻狂,也不必像老年迟暮的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年真好,不惑真好!我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题: 孔子生平之“四十而不惑” 背景简说: 孔子11—42岁,鲁昭公在位,执政者(相当于国相一职)是季氏家族的季...
    干国祥备课老干阅读 2,170评论 0 8
  • 王禹霖阅读 171评论 0 0
  • 在准备雅思口语part 1时,要尽量多讲,一般建议4-6个句子。 step 1 先回答leading inform...
    吕徒阅读 156评论 0 0
  • 梦在我心 它摇摆不定 于此,我看见了 世界的倒影 呼啸的狂风 卷过开满小黄花的原野 十二月紫色的黄昏 此刻,正悄悄...
    Karmarider阅读 286评论 0 0
  • 引言 春季是流行疾病高发季节,近期我们收到很多妈妈们的求助信息,小朋友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接踵而来,病程一长,全家...
    問安中医阅读 1,5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