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大弑母案已经过去很久了,吴谢宇一直像一个迷一样的人物惹人好奇。我也不例外。
本来是最耀眼,最有前途,也最天之骄子的存在。转眼间,灰飞烟灭,杀害母亲,酒吧做鸭。
北大学霸明明最有文化,最高雅,最知性;酒吧的鸭子却也是最黑暗,最纸醉金迷,最不见光明的身份。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很多人对吴谢宇很是着迷。
探索他杀人的动机,做鸭子的动机,与妓女恋爱甚至求婚的动机。
在他的整个案件中,我注意到了几个细节。
1,他杀母,最致命伤的是在死者的喉咙和胸部,然后一层层地用活性炭包裹起来吸臭。
2,吴谢宇的母亲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赚钱给她养老。
3,吴谢宇的母亲对吴谢宇有身体的打骂。
为什么对母亲的喉咙和胸部痛下杀手,我瞬间联想到了老师这种控制欲强和爱说教的职业病高发人群。
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很爱说教,这种说教在学校里表现为对学生挑刺,在以成绩为指标的应试教育中尤为明显,对尖子生是鼓励,对差生嗤之以鼻,对家境富裕的子弟客气关怀,对寒门学子嗤之以鼻,不闻不问。
我不敢断定吴谢宇的妈妈是这样势利眼的老师,但是从她对吴谢宇的要求来看,她并不是个佛系清高之人,真正清高的人其实对人很真诚,不太在乎世俗的名和利,内心会觉得俗。
相反,我倒觉得她是个很现实的人,她好强,所以对吴谢宇的要求很高,一个成绩好,前途无量的儿子不仅让她脸上争光,以后的经济也有了保障。
她拒绝丈夫的抚恤金,是因为那个钱是丈夫去世得来的,而不是其他通过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得来的,钱的性质决定了她对于钱的态度。
她其实是在乎钱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让吴谢宇赚钱养她的思想。
有一个北大儿子,作为母亲,心里应该是很傲气的,而且肯定是要与周围人暗自较量一番。丈夫的去世算是她人生的一个巨大的污点。
这样的母亲外人看来是清高,寡言,内向,严肃,但在她的家人看来,应该是虚荣,攀比心重,话多,脾气差,刻薄,攻击性强的那一类。
去掉灵魂工程师的标签,这样的女老师与庸俗的市井小民无异。
其实,象牙塔早就攀比风盛行,成绩,前途, 未来,钱途压在每一个学子和家长身上,吴母又是心气极高的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丈夫的去世不仅不会打垮吴母,更会激发吴母不甘人后的野心。
吴谢宇心里应该是讨厌这一类型的女人的,在和妓女交往之前,他是有女友,甚至也有女同学主动告白示好的,说明他对于女性的厌恶也只是停留在母亲身上而已。
那些女同学和他一样是学霸,学霸之间应该是有很多心灵上的共鸣的,所以那些亦真亦假的前女友都是在帮吴谢宇说话。
至于妓女,不知道是为了性上面的发泄还是一种来自男性荷尔蒙的征服欲,恕我阅历有限,解读不了这个奇怪的点。
不知道大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让吴谢宇对于母亲的愤怒达到了顶峰,这样一个智商高,就算他人不说,对自己要求都很高的人,不可能轻易就葬送自己的前途。
如果没有弑母,他大可以远走高飞,重新开始生活,他所有的同学和朋友都对他赞赏有加,说明他确实很完美,他心里有大男人的一面,自己的脆弱自己扛着,对同学温柔,对朋友真诚友善,篮球也打得好,就算不是帅哥,这种人格魅力也难怪会有女同学主动示好。
可惜没有如果,一颗星光的陨落确实是一件悲剧。
02
如果说吴谢宇的母亲对于吴谢宇是语言上的颐指气使,我更羡慕俞敏洪的母亲对于俞敏洪的人生坎坷上的帮助。
俞敏洪的母亲也是个强势的人,但是这种强势表现在做事上。
俞敏洪的母亲是文盲,身世坎坷,受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俞敏洪坚持考大学也是得益于母亲思想观念上的坚持。
她特别聪明,俞敏洪前两次高考落榜的时候,是他妈妈李八妹到处找关系让俞敏洪先在县里当老师,顺便打听到有个曹老师带着出过北大学生,所以让俞敏洪跟着曹老师学习。
这才有了第三次才考进北大的俞洪敏。
大三的时候,俞敏洪又生病有了肺结核,李八妹二话不说,直接做火车去北京照顾俞敏洪,她带了不少特产,在火车上叫卖,大赚一笔钱。
到了北京,俞敏洪的一帮兄弟们都受她照顾,帮他们洗衣服,给他们做饭。李八妹也教育俞敏洪交友要看本质。
李八妹特别有头脑 ,新东方的小卖部,教材印刷,磁带采购都被老太太承包了,光营业额就达到 千万之多,最后李八妹护子心切,将触角伸入了新东方的管理当中来,引来了很多合伙人的不满。
周旋了几年之久,李八妹才退出了新东方。
我觉得俞敏洪的母亲虽然强势,但是确实是在身体力行地帮助俞敏洪,可以说,人生的几个大坎都是李八妹帮助俞敏洪抗过来的。
高考失利,大三因病辍学,创业起步艰难,李八妹确确实实在帮助俞敏洪。
至于后来俞敏洪发表言论说现在很多女人太拜金,只认钱,盖因大部分由于俞敏洪老婆的条件不错,养尊处优的姑娘又难免骄傲,在婚姻里,在经济上没少给俞敏洪压力。
中国女性,尤其走入婚姻的女性很容易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给丈夫施压,这也是很多婚姻矛盾的来源。
一旦结了婚,之前多么独立的女性都开始有了依赖感,把生活所有的压力给了丈夫。
所以俞敏洪对于母亲不会有太多怨言,因为母亲确实是他在谷底的帮助者。
03
所以我说对于男孩来说,母亲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异性,也奠定了很多男性对于异性的观念的基调。
如果母亲是性格好又博闻强识的女人,与儿子能很好的相处,那男孩日后也能和女性很自然地相处,而不是一直处于被打压的,不自在,老是用最直男的思维在与异性相处。
因为他在与母亲的相处中已经积攒了与异性相处的经验,他会理解女性的情绪化,也会瞬间感知女性的心里,而不是面对女性,要么是不知所措 ,要么是把对强势不讲理的母亲的怨气撒到无辜的女性身上。
有些男性不是仇恨女性,而是把对母亲的反击反射到更弱小的女性身上。
加上现在的结婚成本愈来愈高,金钱又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精神上得不到异性无条件的支持,又来了一堆让人焦头烂额的经济压力,所以仇女就这么来的。
女人强势,拜金,攀比,给男人增加压力,也给孩子增加压力。这不是个例,这是整个社会问题,有上进心是好事,但是强势,虚荣的母亲方法不对,只会给孩子和丈夫带来伤害。
要赚钱就踏踏实实赚,没必要瞎攀比什么,个人有个人的精彩,就算自己能力有限,给孩子和丈夫精神上的鼓励也算是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事情。
越没有安全感,越要控制,越喜欢通过打压,贬低来控制,最后搞得两败俱伤。
希望中国式的母亲对于孩子学会放手,对于丈夫学会鼓励。一味地高高在上地说教,只会让人觉得自私和刻薄。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