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写作变成更好的自己

1.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种记录。

很早以前,我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我的母亲就要我写日记。

我不喜欢写日记,因为写日记对我来说是一种束缚,那意味着我每天都得花一段时间,坐在桌子前拿着笔想个大半天,还可能会错过我最喜欢的动画片——况且,那个时候的日记能写什么呢?在我漫长的童年里,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看电视,难道我要再把每天的功课重新在我的日记里回顾一遍吗?

这个习惯,到最后也没有被我养成。我只记得自己在小学二年级的某一天愤怒地撕掉了自己的日记本,然后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再也没有动笔写过一个字。

再后来就到了现在。

当我一不小心回头,发现自己当时的那些想法变得那样难以辨认,看到无数属于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时间和思想交织的洪流里,再难找到自己来时的那条路时,我突然意识到,是时候再次开始写作了。

2.

很多年没有写过什么,刚开始也写不出什么。写作这个念头愈强,因此而受到的挫折就愈大,就像你越是在乎一样东西,在得不到的时候就越是失落一样。

于是我开始寻找方法,最早我看到的是30分钟500字的限时写作的方法。可是对我来说,30分钟写500字,要么我会写出一堆流水账,要么我就干干脆脆面对着屏幕发30分钟的呆。而且,其实在发呆的时候,吸引人的东西真的很多,你甚至会觉得,连剪指甲都比写作有意思。

后来我接触到番茄工作法的概念,正是这个概念给了我启发,30分钟不行,那我们就换一个时间长度吧!碰巧在那个时候,我又了解到积件式写作的概念,于是,我就对原有的方法做了一点改动。

我对自己说:我们每天就写这么10分钟,去记录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是值得我们去做的,而且不难,所以试试能不能做下去吧。

后来我就这样一步步做下来了。我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看到自己的方向。我会与自己的想法对峙,我会问自己:是这样吗?这是真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表达?

我开始面对自己的想法、思维方式,从而能够不断地成长。所以,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种记录,一种面对自己的方式。通过在写作中的不断反思,我最终变得更好。

而且这样的训练,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也让我终于开始能够不再每天面对着电脑发呆而内心焦虑不知所措。


最后,希望你们能喜欢这21天的功课,能通过写作和记录,发现自己,不断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