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09,编号810。
让我重新回到周五,品味一下当时的规划:
早上起来跑步,回来后用儿子做负重下蹲,水平引体向上,上斜俯卧撑,然后9点钟出门,一家人带着娃娃去游乐场玩,中午回去睡个午觉,午觉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下午大概3点钟带宝妈去练车,大概4点钟送她回来,我去打篮球。晚上可以安排看部电影,泡脚的时候练习吉他。
现在来梳理下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早上大概到了8点半才起来,过完早大概9点一刻的样子,儿子要出门的话总是很难的,东摸西摸,尿裤外裤要装包里,喝的要重新调好水温,三大一小四个人出门的时候已经是10点了。到游乐场之前,先是走错了地方,后是路途上这个小游戏机要看下,那个小火车要坐一下,到了游乐场已经是11点。他玩得很开心,就由得他玩到了下午1点半的样子。在外面吃饭,大概2点半才回去,到家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
大人和娃娃都要睡午觉了,一下子睡到下午5点半,起来准备吃晚上羊肉火锅咯!
认真数了一下,真正完成的就是带娃出去玩、晚上看电影、泡脚。吉他虽然也弹了要求的时长,但是没有没有按照练习计划执行。
我和宝妈再一次感慨,周末这样子过实在是太恐怖了,每次都是重复,每次都觉得时间完全是陪娃玩过去了,其实娃娃和大人都没有什么进步!简单的消耗的重复。
周日,可算是有些不一样。没有完全按照儿子的套路来,上午虽然也有给时间他玩,但也算是逛了大超市,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中午吃饭也注重了效率。午睡我则没有再到大床上去陪儿子睡,生怕又是直接从下午2点多睡到吃晚饭起来,而是弄了个小被子睡到沙发上,定了闹钟。事实证明果然有效得多了。下午还出去老姐解决了个麻烦,感觉自己平白比周六多出了两个小时。
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时间流水,也许看来没有什么,似乎很多年轻父母的周末也都是这么渡过的。可问题是,我的一周不是只有周末,更多的5天的工作日,完全是另外一种的节奏。
在工作日的时间里,我是不回家的。所以白天的工作内容,都会在早上的时候就在工作日志本中罗列好,然后开始一天的各种忙碌,主要以管理为主,像上两个星期就比较忙,每天电话都是4-0-50个,然后晚上加班。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工作时间抓工作,下班之余则有节奏的安排,锻炼、乐器、看书、写字,偶尔一些社交活动,根本不敢奢望像周末这样让自己脚步停下来。
于是,像周末这样的过法,就既是一种幸福,又有一种奢侈的罪恶感。当然,这种感受本身不值得作为调整的参考,我始终都应该以自己的理智和真实必要的情感需求来做最终的调整,这需要极大的独立性以及对自己的真实客观的认知。
时间就这样,一周又一周,会比以前在工地上没有周末日复一日的感受,要快得多了。而我,也要抓紧调整,也要享受过程本身。就这样,我的儿子会慢慢长大,我和宝妈也慢慢变老,我的两对父母也会渐渐老去。
写的中间的时候,觉得自己写这些东西很有意义,写倒这里,又觉得这其实时间对于我们太过普通的一面。我吸着鼻子,偎在被子里,岳母不知道是不是在为宝妈准备什么她喜欢的食物,香气与厨具的声响,都让我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又觉得什么都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