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丰田汽车公司的制造车间,突然一台机器停止了运转。
主管立刻把大家召集过来解决问题。
他不是简单的提了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的问题。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答:“因为油泵把润滑油吸不上来。”
问:“为什么油泵会吸不上来油?”答:“因为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
问:“为什么会产生严重的磨损?”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是铁屑混入。”
主管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被称为“数学界的凯撒大帝”的丘成桐教授说:“人类的智慧在于,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能在成千上万个问题中找到最重要的最相关的问题”。
“你会提问题吗?”看到这句话,可能有人会不乐意,谁还不会提问啊?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还真的就不会提问了。
记得有次去参加服装培训学习,台湾的服装专家林老师讲完课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台下除了窃窃私语,没有一个人举手提问。是都听懂了没问题了吗?
其实不是,是心里有太多的问题,而又不知道该如何提问?
事后同事们都很懊悔,怎么就不知道该怎么问呢?
杨澜的《提问》,这本书就帮助我们解决了“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提问能力比回答能力更重要。”提问,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们探究精神的体现。
杨澜,作为一个从事主持行业30年的资深媒体人,提问成了她的职业,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制作《杨澜访谈录》二十二年了,每一次采访,她都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更有深度的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问出好问题,才是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之道。
《提问》的作者杨澜是个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是个有影响力的电视制作人,出色的商人,热心的慈善家 ...... 2013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她的节目和书籍大都是围绕提问展开的。可以说提问就是杨澜的职业,是她日常的工作。
下面就从三方面来一一解开“提问”的困惑。
一、准备(问什么)
杨澜说:如果提问是导火线,好奇心则是它的燃料库。
可见,好奇心才是提问的源头。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十万个为什么》中长大的。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这朵花是红色的,另一朵为什么是白色的?”.......
每个孩子心底都有无数个“为什么”,这也常常惹得大人们一脸迷茫:这孩子,怎么这么多事啊?
可别小看“为什么”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非常的不简单。
爱因斯坦也一再强调: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好奇心极强而已。
“为什么”曾被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定位为“最佳问题”。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是长大懂得的东西多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而是成年人的好奇心被逐渐磨灭了,每天疲于奔波,丢失了探索未知的欲望了。
杨澜有句很有哲理的话:提问“为什么”会让你探索这个世界,提问“为什么不”能够让你试图改变这个世界。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提问呢?
杨澜的第一个提问,是在面试的时候,她没有做自我介绍而是反问导演,为什么要选清纯的女主持人,而不是一个聪明的主持人。
这是杨澜首次与外界互动,成功地让央视接受了她。1994年杨澜准备离开《正大综艺》,她一直在内心问自己:怎么样才能让自身的价值随着时间而提升呢?
2个提问,让杨澜完成了两个认知互动。一个是认知世界,一个是自我认知。
杨澜在每次采访前都会准备大量的素材。每次要阅读十万到二十万字的书籍和资料,以便对采访者和她所在的领域有基本的了解。
杨澜说:看一本书并不保证能产生一个好问题,但起码让我避免了十个愚蠢的问题。
那什么是好问题呢?
杨澜说:好问题并非是正确的问题,而是一个可以厘清下一个问题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问呢?
肯.梅茨勒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点笑话意味的故事,这是一名记者与天气预报员愚蠢的对话。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这个谈话给了我们一个深刻地教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传达你的真实想法。
这是“问什么”的核心。
二、开始(怎么问)
万事开头难。怎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呢?
作者杨澜从三点指导我们如何开启提问。
(1)称呼。两人见面,总的有个称呼吧,可别小看了简单的称呼,就像杨澜采访那些政要,有时一个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一个“陛下”,一个“殿下”,等级差别很大。
杨澜在刚主持正大综艺时也遇到过尴尬。对于一些年长的来宾,不能用“先生”“小姐”。叫“叔叔”“阿姨”也不合适,把人叫老了。叫“同志”有点严肃,杨澜就直呼其名了。
结果赵忠祥老师就直接告诉她:这样很不礼貌,应该统称“老师”。
别看小小的称呼,学问大着呢,称呼不好,也会导致对方不高兴。
前段时间,邻居有位奶奶就因为称呼大发脾气。原来是一位大哥称呼她的方式不对了。
其实这位奶奶年龄不大,比大哥还要小好几岁,只是她的辈分高了一些。
大哥想开个玩笑,没有喊奶奶,听见别人都叫她小名“梅子”,就也随着叫了。
这一叫不要紧,惹得奶奶火冒三丈:不叫奶奶没关系,可以直呼名字,但不能叫小名?小名是你该叫的吗?
看来,以后可真不能冒冒失失乱称呼了。
(2)寒暄。有了合适的称呼,接下来就要开始寒暄,套近乎。你不可能上来就问一些大问题,要从小问题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过去,我们中国两个人一见面就是“你吃了吗?”“你去哪儿?”这些话搁在现在,很多人会感觉不舒服,有些侵犯“隐私的嫌疑”。
现在的人通常都会因人、因时、因地变换不同的寒暄语。比如夸赞对方、或是根据今天天气来引出话题。
杨澜有一次采访蔡澜,就根据他们的名字都有“澜”为寒暄语,拉近彼此的距离。
(3)切入点。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为提问铺垫。
第一:利用场景、把握细节来“破冰”
杨澜说: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2014 年采访朴槿惠时,发现在青瓦台有种自然朴素的独特美,于是就问朴槿惠:“青瓦台的什么角落在你眼中最美?”触景生情,引出朴槿惠对昔日的回忆。
美国有位已故评论员利布林采访著名的赛马骑师。人们都说,让这位骑师开口,比让哑巴说话还难。
但是利布林却和他畅谈了一个小时。他使用了什么招数呢?
见到骑师的第一个问题是:您赛马时左蹬皮带比右蹬皮带多放几个眼?
这句话打开了骑师的心扉,他觉得找到了同行知音。这个细节不懂骑马的人很难发现。
第二:引发情感共鸣,避开情感雷区
家人之间、朋友之间时常会感到一种苦恼,就是对方不能够完全体会,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也就是说,两人沟通交流时,很难达到一种情感共鸣。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同理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同理心需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处境,对他人的心理保持深入地理解,同时也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对方,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使彼此进入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状态。
简单来说,人与人的交流,也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意大利有位著名的记者法拉奇,一向是以强硬的风格而闻名的。
在1980年8月21日采访邓小平时,她却用了很亲切很私人化的方式打开谈话,引起彼此情感共鸣。
法拉奇:明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邓小平: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法拉奇:是的,邓先生,我看了你的传记。
邓小平: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别祝贺我。我已经76岁了,到了衰退的年龄了。
法拉奇: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如果我对我父亲说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的话,他会打我耳光的。
邓小平:那他可做对了,你可不能对他那样说。
在引发情感共鸣时特别注意一些问题,可能会引起情绪化的反应。
让提问陷入尴尬境地。这就是常说的踩雷。
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声问候,就会触到了对方的痛点。
为了不被带入到意料之外,提问者应该以真诚之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在提问时用婉转方式,积极地修复和弥补去回馈对方的信任,多去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
千万不要提一些刺激性的问题引起对方的反感,使得交流无法继续。
有一次,赵忠祥老师去采访一位小学老师。这位老师得了精神病,刚刚康复准备出院。
编辑设计的提问是:“你原来怎么得的精神病在访问中,赵老师突然感觉这个提问不合适,因为“精神病”通常被认为是骂人的话。
这对采访者是很不尊重的,也是很不礼貌的。赵老师就灵机一动改为:“你原来有病的时候,感觉怎么不好?”
这位老师很感谢赵忠祥老师的真诚和关怀,就很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病情。
第三:关键词转场。在提问的过程中,如何让前后话题能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呢?
在写文章时常犯的毛病被称作前言不搭后语,或者说逻辑性不强。
那在提问的时候如何巧妙地转换话题呢?这就需要巧妙利用关键词。
在杨澜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的采访中就很好地运用了“好奇心”这个关键词。从探索未知的大层面转换到儿时冒险的小故事。
杨澜:我们老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就像一个快要长大的孩子,使劲挣扎着从地球的引力里突破,去探索无边的宇宙。激发人类探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奇心吧?
杨利伟:我想这也就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因为探索对人来说,就像你刚才说的那种好奇心,它是许多事情的一个开始。只有这种探索和这种好奇才会创造很多奇迹。
杨澜:不过你小的时候,好奇心曾经让全家人以为你走丢了,是吧?给我们说说这事儿?
三、结束(问到什么程度)
杨澜说:不懂得沉默的人,一定不懂得倾听;不懂得倾听的人,也一定不会提问。
上帝创造人时,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杨澜在刚做主持时,唯恐冷场,就会不停地说。
赵忠祥老师就拿着一副画对杨澜说:“看到了吗?好的图画讲究留白,你把纸面都涂满了,想象空间没有了,味道就没有了。”
有一次,采访一位姓蔡的70多岁的妇人,丈夫去世,随儿子来到美国,女儿们在国内。他们很久也不照面。
如今她独自生活在养老院。
“想他们吗?”杨澜问。
老人沉默了很久说:“不想,想他们做什么?”
“你来美国之前想过会住养老院吗?”她摇摇头。
“想不想回上海?”
她又摇摇头说:“回去没地方住了。”
“女儿们呢?”
“提她们做什么?我不想她们,不想了。”老人的声音哽咽了,眼角都是泪。
记者的本能促使杨澜问下去,但她却没有。
因为那样会触动老人的伤心事。宁愿不知道更好吧。
很多事不需要有明确的答案,留下空白让我们思索回味。
“谁在听我的提问?我又为谁而问?”在当下,这无疑是一个属于提问者的关键提问。
杨澜说:提问者的年龄会老去,但发问的姿态却可以始终保持新锐,好奇心始终新鲜跃动。
每一个不甘被吞没的思考者,都会忠诚于自己的好奇心。
布莱恩.格雷泽在《好奇心》一书中说:生命不在于找答案,而是问问题。
保持提问,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