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西南联大,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当我走近它的旧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聚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最初三校是迁至长沙的,最初成立的是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开始上课。奈何日寇步步紧逼,战火烧到了长沙,1938年三校又迁往昆明,师生分两路辗转入滇,直至1946年迁返北方,历时八年。云南昆明这个西南一角净土造就了一段教育佳话,所以,最后,学校迁回北方的时候,为了答谢云南人民的鼎力支持,联大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旧址在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内,对面就是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内都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办公学习生活的场所。春城的天空湛蓝如水。在师范大学门口东面的墙壁上我看到有两行金色的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字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众帅之帅”朱光亚先生题的。走进校门,先看到联大校训碑,一面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这些字,另一面是校训:刚毅坚卓,这四个字代表了联大的精神,也鼓舞着所有的师生刚强坚毅地渡过那段峥嵘岁月。然后是三座朱红色飞檐翘角攒尖顶的小亭子,分别在碑左碑右和碑前。亭子上都挂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的匾额,。三座亭子成三角形,分别代表三所名校,象征着三校合办,这被称为三校亭。中间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三校亭记》,原来这三座亭子是1988年联大校友聚首旧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之余集资建成的,为了纪念五十年前三校合办的丰功伟绩。
旁边有一小池塘被称为“砚池”。池子前面是民主草坪,正中央竖立着闻一多先生的雕塑。先生围巾长衫,气度不凡。我不禁想起来中学时的那篇课文《最后一次的演讲》。就是那时知道闻一多先生大名的吧,联大里有先生的衣冠冢,很是佩服他的这种气节。再向前走就看到了联大的老校牌,两根方形的花岗岩石门柱,中间是一块黑底白字的校牌,上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是复制的西南联大的校门,那一刻,我有些恍惚,因为我想起了国立武汉大学的校门,能够经历过那段动荡岁月留存下来的,都是一流的高校了,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史。
向前走,路边是三位校长的半身雕像,还有讲述这八年校园生活的浮雕。一排简陋的黄色平房吸引了我,这房子木门木窗,铁皮屋顶,但却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当年的联大教室。走进教室,是一排排木椅,带着可以放笔记本的扶手,前方是一块木头黑板,旁边的墙上挂着西南联大的校歌,后面一面墙的上方挂着联大的校徽。条件不可谓不简陋,不过,你不要小看了这破旧的教室,他们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当时联大校舍是请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设计的,但是无奈资金太少,稿件只能一改再改,最后变成了铁皮顶的房子,据说一代才女林徽因边改边流泪,多么令人心痛啊。可是,就在这简陋的教室中,许多名师巨匠们如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朱自清钱钟书等培养了数不清的杰出人才,奠定了我们许多的科学事业的基础。教室都是土墙铁皮顶,宿舍干脆就是土墙茅草顶的,只有图书馆是砖木结构,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室。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学习,一丝不苟的实验。当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学习场所,许多学生都是到茶馆学习,泡上一壶茶就可以学上半天,当时,昆明的大街小巷全是这些刻苦学习的联大学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感动着昆明的老百姓,他们纷纷给这些学生腾出地方学习。这种精神真的值得当今社会所有的大中小学生学习和反思。我们现在过度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好多学生早就忘记了学习的意义了。
校园深处有西南联大纪念馆和一二一运动纪念馆,里面有更丰富更珍贵的资料。一进入联大纪念馆,就看到一面墙的绘画,上面四个大字“弦歌不辍”,出自《庄子》的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这是联大精神最好的写照了吧。纪念馆内展出了大量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还有一些展品,看着这些东西,我才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当时联大师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的生活。比如,许多教授都住的很远,其中一位教授因为住在了昆明的郊区,每天骑马上班,还有闻一多先生公开刻印赚钱做生活费,老师学生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来维持生活和学习,就这样,莘莘学子也没有放弃学习,白天如果要打工,就经常挑灯夜战。史料记载,学生人数逾八千人,但是最后拿到毕业证书的不到四千人,也就是说,在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还是要看成绩的才能拿到毕业证书的,所以,我们是没有理由抱怨的。就这样,西南联大还是会遭到日军的轰炸,据梅校长记载的轰炸就有3次。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历史上非常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理学家的名字。每一个都如雷贯耳,当时联大虽然只有4000名毕业生,但是成绩斐然。一共培养了两院院士171人,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其中杨振宁的准考证就在展品之列。8人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勋章,其他的文人巨匠就不一一列举了。联大实行“通才教育”,又在教学中兼容并包,文理渗透,科学与人文并重,贯穿抗日救国教育,加之制度严格,因此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联大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有“民主堡垒”的美誉。
出了纪念馆,我来到旁边的绿树成荫处,一只小松鼠在枝桠间奔跑跳跃,一切显得那样云淡风轻。这里有一二·一烈士墓,里面安息着为民主献身的四烈士。旁边一座圆拱状纪念碑,这就是西南联大纪念碑,又被称为三绝碑。一位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生正在向客人们介绍着纪念碑,看上去就像是那个时代的联大学子在慷慨激昂的演讲一样,我走过去认真聆听着他的介绍。这是由著名学者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中国一代名校——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镌千字之文,记述着西南联大的创建历史和校风校典,不但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当时的联大,就像一盏明灯,高轩在西南一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学脉,成为一段传奇。其“刚毅坚卓”的校训也鼓舞着无数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引领我们有勇气和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对学问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