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孩子培训班门口,无意间听到两个老太太聊人生,自己的童年经历、读书经历、下岗后的再就业、到杭州给人打工的辛苦、自己同龄人中做了与自己不同选择的人的经历……
听得出来,她们与爸妈是同龄人,社会对他们不公,他们的青春是被时代熔掉的。
两个老太太的口音都是北方人,他们所描述的经历,是我小时候或者曾经在家乡中经常听到的口吻——人生不易,都是别人造成的,一切的恶果却都反噬到他们的身上。
同时,他们又很羡慕同龄人中与他们不同的人,有人仍在工作,有人儿子成才,有人孙子出色,而两位老太太只能每天过着孙子奴的角色。
所以说,卡内基说每个人都希望渴望伟大,任何年龄都适用。
我有时会设想自己老了会什么样,也会含饴弄孙,成为每天为子孙奔波的人生吗?
每个人都先要成为一个为自己生活的人,才有能力去照顾他人生活。所以我无法理解那些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家长的心情,孩子的成绩已经与我的人生形成了绑定关系,我的人生目标都是为了他“成材”,如果他不“成材”怎么办?我铁定崩溃,铁定哭着喊着诅咒这个孩子,咒骂我的老公怎么没教好孩子。
认识一对东北老夫妻,他们的孙子就曾经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以后一定不生孩子,因为孩子太累。
东北老乡们都在吐槽这孩子不懂事,不懂爸妈辛苦。孩子父母为了自己的体面,一年买了两辆新车;为了孩子的上学,在市区买了40多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外带一条狗住在里面。父母一边拼命工作,一边每天逼着孩子写作业,写不出来就打,打完好三天。周而复始,所以孩子在9岁那年,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孩子天生都是完美的,是这个世界中的不完美慢慢侵噬了他们,最终他们变得与我们相同。
当我儿子很生气指责别人为什么没把事情做到位,我下不了台。我开始反思,他不是天生如此,是他在学习我们,在模仿我们。
我们通过多年的自省和训练,对自己严格要求,也知道什么样的团队是最优的,我们希望用这些经验让孩子迅速成长,不要迈入我们曾经跳入的坑。
我们希望他能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作息规律,经得住游戏和玩具的诱惑,可是我们忘了,当年的自己也跟他一样,犯过同样的错误,被同样的语句骂过。
上次“小歌手”课,我们家那位小朋友被老师罚站半堂课,因为他坐不住,也站不住。如果说反应太快也是错,他就是大错特错,反应出答案就会立马站起来,嗨起来。
我这次没骂他,也没批评他,而是跟他平心静气地聊了聊为什么需要他遵守课堂纪律,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
这堂课前,他主动来跟我说:妈妈我这堂课不会被罚站了,我会认真听课,不动来动去。
我相信他能做到,因为我就是对他说到做到,他势必也会学我,说到做到。
大错不放任,小错不苛责。
说白了,我有时太把孩子的错扩大化,太把他的好坏跟自己的人生绑定了。他不过是出现这个年纪会有的问题,我要规范他、修正他,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老了,应该不会为这种事对他求全责备,怨恨社会的不公。更不会像今天在boss上碰到的那个自认为牛逼的应聘者一样,在第六空间做了几年的主管就觉得别人都应该仰视她,更不知道从哪只眼睛隔着屏幕觉得我对她不尊重了。
铺垫好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心怀敬畏,有了一套方法论,再加上足够的视野,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和过不去的坎儿。
我们人生的任何经历都是在修炼自己,包括养孩子这件事。
这让我想到了《长安十二时辰》的李必。这样的孩子,我也想来一沓。
2017年7月17日于之江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