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吃糖后,你会有甜的感觉,当你被针扎了,会产生疼痛感……这些都是“感觉”最为表面的反应,即人身体的生理器官受到外界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的感受。但是,这些能被感受到的“感觉”是能被大脑预知的,能被预测的就会习以为常,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接下来,生活中那些无法预知的行为带来的“感觉”就值得我们格外地关注了,据我观察,如果我们处理事情从对方“感觉”的角度出发,对我们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提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感觉”的深层次表现其实看不见摸不着,我总结来看就是一个人某种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生活中,举个例子,我去打球,我肯定不是为了打球而去打球,而是为了在运动中身体释放,拥有健康有活力的身体后的那种满足感;如果天气下雨,我无法打球,锻炼的需求得不到实现,这就是所谓的不好的“感觉”的深层次意思体现了。
生活中,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模型,即他人让自己去办事。这种情况,我的原则是,如果不是自己有急事,我还是尽可能地从对方的感觉出发,让其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其实我自己内心也是开心的,何乐而不为?当然,前提是前文提及的需求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这其实和生活中情感问题中常用到的换位思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早已进入了现代化的商业社会,买卖关系成为个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个人在单位工作,领工资,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买卖关系。个人工作中,倘若从雇主感觉出发,努力工作肯定是让其感觉达到较高水平,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升职加薪。
很多企业做产品,提出了用户体验这个概念,这很好的诠释了从用户感觉出发这一思路,甚至,有少数企业提出超出用户预期的体验,这把【从用户“感觉”出发】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至此,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感觉”终于浮出水面,而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权衡自身和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使二者“感觉”达到最佳?这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