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他们闹起了“窝里反”。先是李傕疑心樊稠通敌,把他骗到营里来杀了。这么一来,郭汜起了疑心,怕李傕也算计到自己的头上。
这一天,郭汜从李傕家喝酒回来,一进门就“哇,哇”地吐了一地,他媳妇儿带着哭音儿说;“这可怎么好哇,八成是中毒了!”说着拿来半碗粪汁,硬给他灌了下去。郭汜一恶心,又吐了好一阵,才舒服一点儿。郭汜可真火儿了。他大骂李傕说;“我和他一同起兵,什么事儿都让他一步,没想到害来害去,害到了我的头上。我要不先动手,还活得了吗?”他马上带着自己的人马朝李傕家里打过去。李傕一面抵挡,一面派人硬把汉献帝从宫里带出来,连同贵妃,宫女,大臣们都送到自己营里,还抢走了宫里的财物,末了儿,一把火把宫殿也点着了。反正皇帝在他手里,由着他说了算。
李家兵和郭家兵互相残杀,老百姓又遭了殃,不几天就死了好几万人。这时候,镇守弘农(在河南灵宝东北)的张济也带着兵来了,说是要给他们两家调解。经过张济说合,两边总算答应不打了。可是宫殿烧坏了,没法儿住。大伙儿商量着,决定把京城搬到弘农去。刚走到半道上,李傕,郭汜,张济都后悔了。他们都不愿意离开长安。汉献帝只好让他们留下,自己和大臣们走了。这三个人一寻思,要是把皇帝放走了,那还拿什么当回来。招牌呐?他们就带兵往东追,想把汉献帝劫
汉献帝由大臣董承,杨奉保驾,刚到了弘农,李傕他们已经追上了。一仗打下来,从长安带出来的文书,图籍什么的扔得满地都是,谁也顾不上收拾。趁着李傕他们在弘农抢劫这工夫,董承,杨奉才保护着汉献帝渡过了黄河。他们想着,弘农不能去了,只有回洛阳这一个办法了。
过了年,汉献帝回到了洛阳。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毁以后,到现在也没恢复。文武大臣只好在破墙头上搭起个草棚,或者盖上间土房,凑合着住。住倒是能凑合,没有粮食吃可更难办了。汉献帝和皇后,贵妃们都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大臣当中不断有人饿死在路上或草棚里。实在没办法,文武百官们只得一个一个地提着小破筐儿到野外挖野菜吃。挖了半天,挖了小半筐,要是碰上士兵,还许给抢了去。汉献帝年轻轻的,他能有什么法子呐?
就在这时候,曹操忽然到洛阳来朝见汉献帝了。他还带来了大批人马。大臣们十分奇怪,曹操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人马呐?他们都连忙打听起来。
原来在这以前,袁绍从冀州牧(相当于刺史)韩馥那里夺了冀州,让曹操到东郡当了太守。曹操有了自己的地盘,就琢磨着怎么壮大力量。恰好,有个消息传过来,说兖州刺史刘岱被那里的黄巾军杀了。黄巾军没有占兖州的打算,杀了刘岱,就又去了别处。曹操的一个谋士叫陈宫,他对曹操说;“刘岱死了,兖州现在没了刺史,空着位子,朝廷正乱着,也顾不上,这可是给您留的好机会。我打算到那边替您活动活动。”曹操心里乐开了花,马上点点头说;“那敢情好,就请你辛苦一趟。”
陈宫到了兖州,找到当地的下级官吏,对他们说;“当下国家打乱,兖州没个有能耐的人镇守,怎么行啊?我看曹操这个人治国有办法。咱们何不把他请了来,当兖州的刺史,有这么个能人镇守,地面安定了不说,你们也都能保住官职。”官吏们听了都觉得是这么回事。他们就派人去请曹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这么得了兖州。随后,他就集中兵力,要加紧消灭当地的黄巾军。
黄巾军打仗挺勇敢,一开始就给曹操来了个下马威,杀了他好几百人。可架不住曹操会用计谋,不是设埋伏,就是分兵包围。没多久,青州一带的黄巾军就给曹操打垮了,逃的逃,降的降。曹操一下子收编了三十多万人,都叫“青州兵”有了这支强兵,他的人马就壮大起来了。
过了不久,朝廷从长安派了一个新的兖州刺史,叫金尚。真刺史和假刺史争斗起来,曹操这个假的仗着兵力强壮,把两手空空的金尚赶跑了。曹操为了让朝廷承认他,又派使者带着礼物到长安,请求朝廷批准。朝廷一见米已成粥,只好认可曹操当兖州刺史。
曹操当了真刺史,他的狠毒也露了马脚。有个叫边让的文人,说了几句对他不满的话,他就下令杀了边让,对边让的一家也没放过。后来,曹操派人把他爸爸曹嵩接来兖州享福。曹嵩带着全家人,装上金银财宝,走到徐州地面上,不料被一群强盗截住。一家子都被杀死,财宝也给抢走了。曹操得到报告,哪有不心疼的呐?可他没调查是谁干的,就把气全撒在徐州人身上,派兵攻打徐州各县不算,还下令屠城,杀了不知多少无辜百姓。
这么一来,好多人恨死了曹操,连当初为曹操当说客的陈宫,都不愿意再跟他共事。陈宫趁着曹操攻打徐州的机会,联络了陈留太守张邈,要夺取兖州。张邈本是曹操的好朋友,帮过他招兵买马,这会儿也跟他分了手,还请吕布来帮忙。陈宫从此就当了吕布的谋士。他们几个发动起来,向曹操宣战。曹操只好从徐州回来,和吕布他们拼。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吕布真能打仗,把曹操打得稀里哗啦的,差一点儿就要了他的命。可最后,曹操仗着人多,还是保住了兖州。张邈被杀,吕布和陈宫跑到徐州,投靠了刘备。曹操也损失了不少人马。
经过这回折腾,曹操明白自己的敌人太多了,要想成大事,就非有大权不可。他让手下打听朝廷的情况。听说汉献帝离开了长安,到了洛阳,朝廷没个主事的人,他就动了把皇帝接到自己身边的心思。手下有好些人反对,他们说;“您现在要的是人才,是地盘,有了这些干什么不行呐?皇上那么个孩子,实际上什么用也没有,要他干什么?”谋士荀彧不同意这种说法。荀彧对曹操说;“从前高祖替义帝发丧,结果天下的人都拥护,收取了人心。现在天子受难,没吃的没穿的。这时候您能出来帮助皇上,正是人心所向的好事。对这种事,您可不能犹豫。”
荀彧是颖阴人(颖阴在河南许昌),原本在袁绍手下办事,后来知道曹操是个有大志的人,就投奔了曹操,给他出了不少主意。曹操很敬重荀彧,把他比作自己的“张良”,特别爱听荀彧的计谋。这一回,他又听了荀彧的话,下了决心到洛阳来了。
汉献帝这年才十六岁。从当上皇帝的头一天起,他就让董卓,李傕,郭汜他们捏在手心儿里,像个玩意儿,心里挺不是滋味。这回见到曹操,他就把汉室兴旺的希望放在了曹操身上。他听从了曹操的建议,论功行赏,也处罚了一些人。从这以后,曹操掌握了朝中大权。
可是他刚到洛阳,自己的人太少。朝廷原有的大臣,谁看谁都不顺眼,谁都不服谁。曹操也不愿意和他们来往,他只看中一个叫董昭的,就派人把董昭请了来。董昭知道曹操有才干,挺认真地说;“您这次兴义兵,辅助皇上,功劳比得上春秋的五霸了。我看许城粮草比洛阳多,不如迁都到那儿去。有些大臣可能反对,可您要有所作为,不下个狠心恐怕不行。”曹操高兴地站起来说;“您说的正是我的本意,就这么办吧!”
曹操马上奏请汉献帝迁都到许城(后称许都)。汉献帝答应了。有的大臣不大愿意,可听说许成有吃有住,比在洛阳挖野菜过苦日子强多了,也就没再说什么。
公元196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到了许都。他叫人加紧建造宫殿,设立宗庙。造好以后,他请汉献帝正式临朝,汉献帝十分满意,封曹操做大将军,还封了侯。曹操知道袁绍势力大,不能得罪,又请汉献帝封袁绍做太尉。袁绍听说曹操比他的官儿大,说什么也不当这个太尉,还生气地说;“曹操能有今天,还不是靠了我吗?我当初不叫他当东郡太守,他哪儿会这么霸道。如今他反倒仗着天子的命令,骑到我的头上来了。这口气我可真受不了!”
曹操不愿意在这时候和袁绍翻脸,就请汉献帝改封袁绍做大将军,自己做了车骑将军,荀彧为尚书令。原来的那些大臣瞧见曹操掌了大权,自己失了势,有不少人干脆告老还乡,或者离开了许都。曹操才不稀罕这些人呐。他叫荀彧帮助他四处搜罗人才,任用贤能。谋士荀攸,郭嘉,钟繇,武将典韦,于禁,徐晃,这些人都得到了重用。连北海太守孔融这样有名望的人,也让曹操给请来了。这么着,曹操手下文的武的,有了一大批。人才济济,朝廷又有了新气象。
可是这时候,最让曹操发愁的还是没有饭吃。这么多年,没完没了地打仗,再加上接二连三地发生水灾,旱灾,风灾,虫灾,大片大片的田地都荒废了。老百姓只顾逃难逃荒,顾不上种庄稼;就是种上了庄稼,兵马一来,也收割不了;就是收割了,这家抢那家夺,自己也吃不上。因为这个,农民们哪儿有心思生产呐?军队没粮食吃,只好吃桑葚儿,掏螺蛳。老百姓连这个也吃不上,把树皮,草根都给吃光了。
颖川人枣祗看到这个情形,想出了“屯田”的办法。他把这个主意说给了曹操听。曹操高兴得什么似的,点这头说;“要是天下安定,就得有强盛的军队,丰足的粮食。你的办法实在太好了!”他让枣祗做了屯田都尉,赶快实行“屯田制”。
枣祗先请曹操发出通告,把那些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农民集合起来。官家把他们组织在一块儿,借给土地和粮食。他们的任务就是种庄稼,好像是一支种地的军队。这些人不是士兵,也不是普通的农民,每年打下的粮食,一半归官,一半归自己。要是用官家的牛耕种,就把打下的粮食交出六成,自己留四成。他们不交田租,也没有官差,什么负担也没有,就是不能随便离开。要是有人扔了庄稼跑到别处,就得按逃兵办罪。因为免除了官差,生活能安定了,所以上交的虽然多一些,农民们还挺愿意干。那些给战争逼得家破人亡的农民,都争着来当“屯田客”。
枣祗除了做屯田这件事以外,还兴修水利工程,用不长的时间,挖了几条河渠,开出了一些稻田。这么一年下来,就收了公粮一万多斛。“屯田制”收到了实效,很快就推广到别的地方。曹操有了足够的粮食,就不为没有饭吃发愁了。
曹操虽然掌握了朝廷大权,可是各地首领都不听他的。那时候,谁占了一块地方,就自称是刺史,太守,就成了这块地方的土皇上。曹操仔细地点了点;袁绍已经占了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强占了扬州(在安徽寿春);公孙瓒杀了刘虞占了幽州;还有徐州的刘备和逃到徐州的吕布,荆州的刘表······这些人都是自己的敌人。过了些日子,他又听说孙坚的儿子孙策占了江东。曹操对孙策也得防备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