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这个词在正面管教家长课上,家长们讨论孩子有哪些挑战行为的时候,总是被提到频次非常高的一个困扰行为,无论孩子的年龄是多少。
首先,我们来说说叛逆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常规理解外,我认为“叛逆”还意味着:孩子们开始拥有和父母不一样的想法,并将它付诸于行动,而父母对于孩子的这一行为感到困扰与担心。
六个锦囊:
1.了解代替预设
不带预设的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带有好奇地去观察孩子,而不是预设我的孩子TA就是这样。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后,你发现TA有点沮丧,这时,你可以这样问TA:
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愿意跟我分享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吗?
不要试图猜测孩子在学校经历了什么,只是纯粹地进行好奇的提问。因为如果你是带着预设,比如你想听到孩子说被老师批评了或者跟同学闹矛盾这样的回答时,你就不会走进孩子的世界。在你没有对结果进行确认前就一味地去教育孩子,作为孩子,你觉得孩子的感受会如何?
2.用启发代替要求
当父母带着好奇去了解孩子时,孩子会更愿意与你倾述和交流。当父母专注的观察孩子说/做,学习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时,才能引发孩子独立思考;当孩子愿意说出TA自己的想法时,父母才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例如,你不要告诉孩子去收拾厨房,而是问:“在厨房变干净之前,你看到有哪些事情应该做?”
孩子可能说:“洗碗。”
你可以接着问:“桌子上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可能会说:“我想应该先收拾起来吧!”
运用这个方法,你就是在花时间训练、引导孩子思考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只会让处在开始个性化的孩子变得喜欢对抗父母或消极对待事情。所以只有当孩子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时,才会变得更善于执行和落实事情。
3.洞悉代替臆断
家长能够看见的孩子的行为,就如同只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行为背后的需求和信念就像在水面之下的冰山,家长需要做的不只是看到孩子的行为,还要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例如,家长在打电话时,孩子在身边不停地打扰,这时家长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你,去了解TA这种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否是因为你太忙了没能有充足的时间去陪孩子,而孩子希望能够被你关注?而非主观判断孩子就是闲得无聊了,才会吵着闹着要你陪TA。只有当家长洞悉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时,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感到孤独时,需要更多的是理解和看见;当孩子感到压制时,则需要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当孩子感到气馁时,需要有人来认同、理解他的感受;当孩子感到失去信心、沮丧时,需要的是得到鼓励与支持。当家长没有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处境,仅凭自己的臆想采取行动时,给予孩子支持和帮助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4.赋权代替控制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会代替孩子去做一些孩子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的事情。家长过多的干涉、控制孩子,只会让孩子对内在的自我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信心。对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权力,当孩子面对困难时,需要给予孩子信任,相信孩子自己能解决,当TA来找你帮忙时,不大包大揽全部帮TA解决,而是鼓励TA、支持TA,问TA: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我知道这件事对你非常重要,我相信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5.陪伴代替说教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家长能陪在孩子身边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对于孩子的日常事务,如果家长有太多言语上的提醒,就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此家长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外,用培养“特殊时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情感连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和孩子协商一些属于你们的暗号或手势,以此来代替说教。例如,练琴的时间到了,而孩子还是守在电视机前不肯练琴,这时候你可以做出事先约定好的停止手势,和善地看着孩子不说话,做到在理解孩子心情的同时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6.鼓励代替责备
孩子月考没考好,很沮丧地回家了,这时家长可以蹲下身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语气和善地告诉TA:妈妈/爸爸知道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做得很好。妈妈/爸爸相信你下次也会很努力,对吗?
孩子们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获得家长的认可。当家长的关注点不再是孩子没做好、或者没做到,而是看到了孩子的努力,并给予鼓励时,往往会让孩子有信心下次做得更好。
其实没有一个方法能够立竿见影地会纠正好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孩子的个性化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遇到不被尊重的评判,没有得到正向引导时,孩子的个性化就会卡壳,导致无法形成个性化。
家长需要创建允许孩子“叛逆”的环境,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度引导,从而才能孩子完成个性化的成长,变成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来自正面管教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