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快乐,除了批阅到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作业,拿到一份多数人取得进步的成绩单,还有上了一堂没法喊停的课。
同事和学生都知道,我是个懒老师,几乎从不拖堂。但也有例外,比如学生还想继续探究问题的时候。上周五就出现过一次这种情况,当时我们正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临近下课五分钟时,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我抛给他们一个问题——这篇小说中,谁是最可怜的人?
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主动举手的同学相比以往而言,多了许多,下课铃声响起后,还有两三个人举手要求让我再让他们说几句,我深知九年级学生的下课时间多么宝贵,只给了一个发言机会就强行下课了。
在发言的过程中,我有相机诱导,学生最终层层剖析,形成了对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更完整的认识。现整理发言内容如下:
生1:叔叔于勒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经历了很多困难,依然过的很困窘。他曾想过发财了就补偿哥哥一家,可后来没有变富,他只好远离家人,不连累他们。可见他还是善良的。即使这样,他最终还是被家人彻底抛弃在这船上了。
生2 :文中的“我”——若瑟夫是最可怜的人,他家境贫穷,生活条件不好,还受到父母不公平的对待,父母为了爱慕虚荣,只给姐姐买牡蛎吃,不给“我”买着吃。而且我的善良也不被父母所理解和认可,我给小费叔叔,被母亲臭骂了一顿。“我”有这样冷漠无情的父母,很可怜。
生3:二姐最可怜。她的婚姻压根不是建立在恋爱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钱的基础上的。
生4:大姐最可怜。她28岁了,还没有结婚,只是因为家里穷。文中第17段写“她们老找不着对象。”
生5:母亲最可怜。文中第二段写“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文中第23段写母亲自己也怕花钱,所以说“怕伤胃”也没有买牡蛎吃。她作为家庭主妇,作为三个孩子的妈,自己的生活也过的很糟糕。
生6:父亲最可怜。文中第1段写“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也不多。”,他那么努力工作,但家里还是很穷。而且父亲的钱也被自己的弟弟吞没了。后来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够发财,补偿他,但是希望又破灭了,以后还是要过穷日子,因为没钱,也没法儿和自己的亲弟弟相认。
……
学生们的发言,让我自信地认识到,这个问题问对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且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在“说话”,那就表明提问是有效的。由此,我反思在上一课《故乡》的教学过程中,我问失败了的一个问题。
我让学生预习了课文之后,便问了他们:“我”回到故乡之后,对故乡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来回答。我预设的答案是“变”。我希望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分析故乡发生了那些变化。
可是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很多同学说到“悲”。因为文中第二段有一句话是“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现在回头再看学生的答案,这个“悲”字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况且学生还能在文中找到直接相关的句子,我为何不肯定他们的回答呢。
尽管在他们回答出“悲”字之后,我通过追问也实现了过渡的目的(我追问:作者为何而“悲”?生:因为故乡和他印象中的故乡不一样。故乡变得萧索了,故乡变了。我:是呀,变了,是作者的第一感觉,因为变化而感觉悲。)但我清晰地感觉到,他们在说出这个答案时,我内心否定的声音和不够欣喜的表情一定很明显。
我备课时,其实预设到这种情况了,学生不容易直接说出“变”这个词语来。但当时太着急,我没有想透彻,便就这样问了,这或许也可以解释没有得到预设的答案时,我的不开心,更多是源于自己备课的失败。我明明预料到问题会发生,但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懊恼和挫败让我很沮丧,而不是学生的反应让我沮丧。
那我如果再上这一课,这个起着过渡作用的问题能否换个问法吗?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吗?其实不一定,我完全可以删除这个问题,自己导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后,发现故乡已与当时迥乎不同,故乡变了,具体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不妨在文中找找看。
如果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学生不好回答的尴尬。
总之,学生不会答,可能真的是老师不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