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那么多,是为了先构建一个底层的共识
用了财富自由的名头,实际上我是想阐述一个搭建共识,调配资源的模式。比特币诞生到柚子的出现,这十年,我们似乎模糊的看到了简单建立共识和信任一个可能性。
一、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Blockchain)是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对等网络——维基百科
换句话说,区块链是用去中心化方式记录信息,使得信息不可更改,且无需任何中心审核。
区块链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整合的结果。包括: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点对点对网络传输技术和共识机制。可以这样理解:区块是账页,区块链是账本。由此可以推算出所有账户的余额,让所有参与者的支付能力一目了然。
二、比特币成功的逻辑
区块链的第一个最成功的应用,比特币是这样做的:
《比特币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包括:
The only way to confirm the absence of a transaction is to be aware of all transactions.
为确保某一笔交易不存在,唯一的方法是获悉之前发生的所有交易。
To accomplish this without a trusted party, transactions must be publicly announced.
如果不想让第三方机构参与,那么交易信息就应当被公开。
中本聪的意思很简单:不需要第三方参与,只需账务公开,任何人只要一查就能杜绝双重支付。
那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呢?
We define an electronic coin as a chain of digital signatures. Each owner transfers the coin to the next by digitally signing a hash of the previous transaction and the public key of the next owner and adding these to the end of the coin. A payee can verify the signatures to verify the chain of ownership.
我们定义电子货币是这样一串数字签名:付款人基于前一次交易的哈希值和收款人公钥的数字签名,并将这个签名附在交易信息的末尾,电子货币就发送给下一位所有者。而收款人通过对签名验证,就能确认付款者是否真正拥有货币。
在比特币系统中,所有交易都经过数学保证。因为:
1)每笔交易都使用货币所有者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
2)每个时间段内的所有交易都打包整理在一起,这个包就叫区块:
3)通过哈希算法,将每个区块的交易记录和打包时间哈希入下一个区块中,从而环环相扣,所有区块连成串,就是区块链:
区块链有几个特性:一是如果尝试篡改任何一笔交易,该交易所在的区块哈希值就会变化,从而影响之后所有区块的哈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二是数字签名在数学上保证了无法抵赖、不可更改并且能被轻松识别。这是区块链安全性的数学依据。
区块链最初出现在加密货币中,为的是让使用人都相信他所拥有的不存在任何篡改和双重支付的可能。比特币用十年给我们上了一课,即:网络世界里能够被大家共同见证的数字符号,解决了一个信任痛点问题,就可以因为共识的不断凝聚,承载越来越多的价值,具体到比特币上,就是08年的约为零的价格到今天的数万的身价。
三、区块链解决什么问题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的交往、合作最大的障碍在于信任成本高企——信错了就要承担代价。
在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前,识别真伪的判断必须依据事实和经验推断。但这些“经验”都是在信息不完整情况下的退而求其次。信任成本很高,而且完全由我们自己承担,所以我们并不太敢去相信,所有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都在合作者不断地试探、磨合中推进,在合作方式上大大内耗了效率。所以,不少工厂的订单模式只能预设合作者是可信的,完成合作,直到出现问题止损。
直到2004年支付宝的出现,淘宝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担保,大规模解决了一个简单的交易中的信任问题。至此,淘宝和类似模式的电商几何倍增,原本大家互不信任,难以成交,但最后大家都选择相信支付宝,我们愿意和更多的陌生人来往,中国商业环境一片晴朗。
而区块链技术从数学上保证了只用一套算法就能生产信任,从而打造出一台生产信任的机器,将以更高的效率生产信任,促使陌生人在没有第三方公证的情况下相互协作。未来产生信任的方式一定和现在不同,目前,我们可能还大大低估了它在人际以及合作方式上能够产生的改变。即使你不能完全信任一个人,但至少你可以完全信任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