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搞混,这里总结一下常规的叫法:
先验概率:
事件发生前的预判概率。可以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可以由背景常识得出,也可以是人的主观观点给出。一般都是单独事件概率,如P(x),P(y)。
后验概率:
事件发生后求的反向条件概率;或者说,基于先验概率求得的反向条件概率。概率形式与条件概率相同。
条件概率:
一个事件发生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的形式为P(x|y)表示y发生的条件下x发生的概率。
贝叶斯公式:
P(y|x) = ( P(x|y) * P(y) ) / P(x)
这里:
P(y|x) 是后验概率,一般是我们求解的目标。
P(x|y) 是条件概率,又叫似然概率,一般是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得到。一般不把它叫做先验概率,但从定义上也符合先验定义。
P(y) 是先验概率,一般都是人主观给出的。贝叶斯中的先验概率一般特指它。
P(x) 其实也是先验概率,只是在贝叶斯的很多应用中不重要(因为只要最大后验不求绝对值),需要时往往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得到。
实例:
假设y是文章种类,是一个枚举值;x是向量,表示文章中各个单词的出现次数。在拥有训练集的情况下,显然除了后验概率P(y|x)中的x来自一篇新文章无法得到,p(x),p(y),p(x|y)都是可以在抽样集合上统计出的。
最大似然理论:
认为P(x|y)最大的类别y,就是当前文档所属类别。即Max P(x|y) = Max p(x1|y)p(x2|y)...p(xn|y), for all y
贝叶斯理论:
认为需要增加先验概率p(y),因为有可能某个y是很稀有的类别几千年才看见一次,即使P(x|y)很高,也很可能不是它。
所以y = Max P(x|y) * P(y), 其中p(y)一般是数据集里统计出来的。
从上例来讲,贝叶斯理论显然更合理一些;但实际中很多先验概率是拍脑袋得出的(不准),有些甚至是为了方便求解方便生造出来的(硬凑),那有先验又有什么好处呢?一般攻击贝叶斯都在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