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本书《肖申克的救赎》,被主人公安迪深深震撼,很久没有从书中体会到这种感觉。安迪是我所知道的,无论现实还是虚拟人物中最令我折服的。
他因被冤枉谋杀而被判无期徒刑,在狱中,他好像披着一件隐形的自由外衣,他的目光始终澄清,他从没把自己当做囚犯。他用了27年时间,计划、实施,最终逃离,重获自由。
书中没有敲打心弦的语言,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但从头到尾浸透的,安迪的坚强、毅力、镇定、果敢、强大的内心,让人震撼到窒息。
让我震撼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对工作意义的重新思考。安迪能够顺利实施他的计划,重获自由,除了那些精神上的品质,完全得益于他曾经的工作经验。
他入狱前是波特兰一家大银行的信托部副总裁。在狱中,安迪通过帮助狱卒尤其是监狱高层逃税、理财,得到独居、免于被欺等优待。
独居是安迪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而出逃后的生活保障,更是来源于安迪的专业素养。
这本书让我对“工作”有了重新认识。
工作,在我原有的认知里,是谋生的手段;进一步,是价值的体现;更进一步,是理想的实现。
但安迪的遭遇让我意识到,工作还有可能是,逃离绝境的突破口。
前段时间,网上热传的煎饼大妈月入3万,及由此牵出的烧饼大叔坐拥7套住房,可以说都是最接地气的,通过工作实现市井百姓人生突破的例子。
当然还有各行各业各有非凡建树的大咖们,无一不是工作扭转了他们的人生。
工作是每个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就像我们这些参加21天挑战的伙伴们,不也都是希望把写作作为一项工作,通过写作实现各自目标的突破。
想要利用工作达到突破,就要把工作做到极致。
只要你的工作达到了极致状态,那你必定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你的工作必定予你丰厚回馈。
记得看过一个华裔甜品师的故事,他曾是克林顿的御用甜品师。单是做个凤梨酥,取材就是想不到的苛刻。一道甜品,却汇集了五湖四海的食材。当时想到的就是苛刻,现在回想起来,那就叫做极致。所以,你只是个卖蛋糕的,而人家却是国际甜品大师。
讽刺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工作,却很少想过要把工作做到极致。我们想过要不断学习,要不断实践,要做个斜杠人士。所以我们潦草完成工作,好挤出时间去实现那些梦想。可我们却独独没有想过,要如何把我们手中的工作做到出彩。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说,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靠的并不是天才非凡,而是持续不断的努力付出。一个平凡人要想变成一个大师,一万小时的磨练是个必要条件。
按照每天工作5小时,每周工作5天来计算,大约5年时间,你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付出是为了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个目标而刻意进行的磨练、付出。
换句话说,对待工作,如果我们有着强烈的愿望感和动机感,那么我们的付出将更加努力,更加自律。而工作回报以我们的必将是更多的惊喜。
当我们抱怨工作辜负了我们时,请先自问,我们善待工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