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生的身份活跃着,已经是三个月了。三个月,真真是细细体悟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永恒,什么样的城市是静止,什么样的城市是躁动的发展大潮里平静的涟漪。
桂林温和但多变的情调让我措手不及。起初,我曾因这恼人的气候作偈语一句:“桂林无秋,一雨成冬。”果真是应验了。
近来,刚渐渐适应了这早晚裹紧衣袍,正午“夏季”的穿衣方式,便只能敞开胸怀,迎接冬季。
我向来有长跑的习惯,不论是在瑟瑟秋季,还是炎炎酷暑。运动,思考,早已成为我最直接的生活方式。独自一人,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听着鸟雀在林子里歌唱,这般清幽宁静,使我即使在冬季,也能够体味宁馨的美好。
又是绵绵细雨夹杂着和煦的“冬风”的一日,我独自一人奔跑在这校园的小道上——不是孤独,也未曾有沧桑的孤寂感,只是一种奇特的、非昔日冬季所怀的感触,而心灵似乎因这一份浅薄的感触而有些满足。
晨光熹微,忽见一轮弯弯的月牙挂在天空,周围伴着一颗孤星。天是疏朗干净的,便给这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淡漠的紫色。平日早晨,只是会看见圆月,如玉盘一样的,或是索性看不见月亮,感触不到月光,只是能够看见天边瞬息万变的朝霞。不及洗漱完毕,我便抓起手机,想要记录这早晨五点半时时见不到的景观,却囿于手机像素,难以拍出我所见的,更拍不出我脑海中所期待呈现的,只是化成一个煞人兴致的光斑了。
是温暖吗?——这是妖风肆虐的前奏啊!
——昨日的我明明已经觉得很是悲伤。
但是,在这悲伤之后,是对很多虚有其表东西的理解,仅是个人浅浅的理解,就已经足够让我追悔了。只是觉得,所谓活动,不过是一种形式,而能力又非各种活动参加的过程所能够高效赋予的。因为知晓今后的方向,便多了一份对读书,对学术方面的希冀——尽管我现在是什么都不懂,像一只暴露在太阳底下、被他暴晒着的小鼠。
即见乌云遮住了清晨桂林本该有的阳光——彩色的,照耀着我,时常感到不可思议,也一直为清晨看得到那神妙的景致而感动今早看不到了,便是多了怅然若失。
我想,很多东西能试试就都试试,既然有一丝念头想要去做,那就抓住那一丝念头,把它赋予实践。尝试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美丽的事情,是全新的体验,值得去做的为数不多的在这里该做的事情。我在这一片灰暗中,看得见宛若杨绛笔下所写的“乌云周围,镶着的金色的边”。
而在这金边底下,是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