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PT-4的发布,全球对于OpenAI的关注度持续高涨,知名度颇高的AI绘画工具Midjourney也更新出了V5版本,在此版本中,连此前一直被人们诟病的“AI画不好手指”的问题也已经被解决。
目前,AI生成出的图像作品效果越发炸裂,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意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年来的飞速进化,令许多人纷纷惊呼:完了,连艺术设计行业都要被AI取代了?!
等等,画面越逼真的绘画就是越厉害的艺术作品吗?AI生成出来作品有资格被称为艺术品吗?AI会威胁到设计师们的生存和同学们的未来就业吗?使用AI创作是不是投机取巧?我们应该选择接受AI还是保持警就像任何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一样,人们总爱争论它的存在是否合理。
“其实1839年达盖尔发明相机的时候,也被认为对西方绘画有很大的冲击。摄影术对西方绘画最大的影响是绘画观念的革命,它打破了原有的记实性,由再现到表现,从再现到多元,再向个性化发展,之后也开启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开端。”教授影像与数字媒体设计的Luxin老师,以她最亲密的“伙伴”——相机为我们举例。
当代摄影技术在不停歇地更新迭代,而绘画艺术并没有被其取代。印象派、超现实主义……各种各样的绘画风格与新表达形式百花齐放,人们不但没有丢弃传统的艺术媒介,反倒更深入地去思考每一笔下的意义,如何应用和结合新的媒介去进一步创新。
AI的背后逻辑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一个高级的搜索引擎,它拥有自己的算法,根据使用者给定的、符合逻辑的关键信息指令,能够迅速输出符合指令主题的内容。
可以界定,AI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段,它“一秒出图/一秒成文”的高效率,似乎给艺术家、设计师或是其他工作者节省了不少时间。
可是,有了AI工具后人人都可以速成艺术家了吗?
“AIGC界”最知名的画作,来自美国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的《太空歌剧院》(因该幅AI作品获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竞赛一等奖事件,将AI绘画这一话题带进大众视线),其实也是被设计师本人进行了多次的指令修改,前后生成出100多幅作品后挑选出来,并用其他工具进行了处理和微调,花费近一个月时间才得到的作品。
在背后操纵AI的那个人,给予了AI什么指令,向AI提出了什么问题,都起到了AI输出结果的决定性作用。AI看似强大,但无法脱离关键指令的描述,指令需要使用者的大脑进行筛选和判断,归根结底还是少不了使用者的思维来推动。
同时,由于AI的运算机制,它呈现的是过去一定存在的东西,很难让它去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创造和创新是两个概念,在已有的知识里如何去探索未知的边界,如何正确表达作品的核心,建立个性化的风格,这也是目前AI比较难实现的地方。
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是技巧的堆砌,尽管Midjourney V5能生成的图像质量精良,其技巧毋庸置疑,但艺术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其反应出的思想,比如人们对日常的观察、经历、思考,欲表达的故事,想探讨的社会议题等。
“AI确实会对艺术行业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完全取决于个人。
AI可能会接管一些非常平凡的任务或基础工作,这意味着你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创新性,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我也认为AI对于那些愿意探索使用它的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可以大大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
通过高效学习以往的人类的画作从而形成各种AI作品,这是否是抄袭,是否属于对他人作品著作权的侵犯,艺术界甚至法律界目前都对此没有准确答案。在缺少监管的条件下,甚至有人利用AI生成的照片去制造假新闻。
爱因斯坦现身音乐节
人们对于AI发展产生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当我们可以正确认识AI,拨开面纱辨别其真面目,相信我们更有信心,能笃定的站在这里,甚至有所期盼新时代的变革将刺激产生出怎样全新的艺术形式和人类的生产方式。
这是改变,也是机会,毕竟,人类不会停下科技发展的脚步,它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智慧的成果。
这场早在几世纪前就开始被描绘和幻想的“机器人VS人类”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