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理性的投资观
看到这一节我就想到了我的姑姑。
姑姑是非常省的一个人,省到什么程度,每次陪她逛街,就真是只是在“逛街”,没见买过什么东西,更可怕的是逛街时她还会自备干粮和水,每当我们看着满街的美食走不动时,她就逼着我们啃干馒头,喝自来水,搞到最后我们这些小孩基本没人愿意跟着她去逛街了。
生活中也是,省吃俭用,衣服多年不见换一件的,饭里经常连个肉沫儿都没有。
后来因为常年过度劳累,她病了,腿疼的连路都走不了,去医院看病,大把大把的花钱。
看好病后她更省了,经常三餐不见油水,后来因为低血糖又被送进几次医院。
她把剩下来的钱一部分给了医院,一部分给表格在城里买了房。
表哥结婚后将她接到城里生活,她才慢慢开始有了转变,开始学会好好待自己,渐渐的,见到我们这些小辈她终于不再数落我们乱花钱了,不过,这个时候,她已经五十多岁快六十岁了。
后来有一次跟奶奶聊天,无意中得知姑姑年轻时还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呢,嫁人后本来可以开个私人诊所,但那时来开诊所花费不少,姑姑不舍的花掉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她怕亏,就丢了自己的技术甘心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
回想姑姑的遭遇,怜惜的同时,我也警醒。
姑姑省钱是为了有更多钱,可她做错了两件事:
第一,投资错误:她本可以投资自己,成为当地的医生,且她的技艺不断精湛后,看病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候医生还是比较稀缺的),那个时候,拿回本钱自然不是问题,而且,当医生,投入是一时的,收益却是一辈子的,如果坚持下去,她早就奔上了小康之路,哥哥的房子也绝对不是问题。而不是辛苦一辈子,把钱投给后代,最后靠后代带来幸福生活。
第二,对金钱的态度:就像书里说的,金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反正最后都是要还,用钱带给自己高质量的生活总比全交给医院强,这里我指的绝对不是乱花钱,而是花钱买体验,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东西:它可以是一场旅行,一次和家人的烛光晚餐…钱若不能带来快乐,再多也只是一堆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