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藏的情绪、动机,或者说“自我”:
许多人能从某些行为(例如“忘记”某项令人厌倦的职责或琐事)背后推断出无意识的动机:并非此人故意忽视自己的承诺;相反,遗忘的现象暴露了他不愿履行承诺的想法。
我很怀疑是否许多已婚人士会把配偶“忘记”结婚纪念日这种事当作毫无深意的疏忽。
直面真正的问题确实是很难的。
“无意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自弗洛伊德以来,许多心理动力学理论家对此著述颇丰,他们认为,无意识中承载的想法和感受对我们来说,要么过于痛苦,要么与我们的道德和价值观抵触,有损我们的自我意象。
换句话说,我们不想知道自己无意识的内容。如果我们真的想知道,这些想法和感受当初就不会进入无意识。
就是换个理由,欺骗自己的理性(社会性),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动物本能):
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无形的应对方式,使我们将不可接受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到意识之外。
诚实,很难很难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