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初一。
1988到1992是我的初中时光。初中三年,复读一年,共四年。
1988年的金秋九月,我开始了自己的跑校生活。我们村只开办小学,初中需要去距离家二里外的镇上去读。简称镇中。那时骑着父亲给我买的一辆绿色的比普通自行车小一号的二手自行车,包链子的,那是家里最洋气的自行车,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显得高大,笨重多了。
我们的班主任是南庄的张姓老师,带我们的语文,代教,他属于激情教学法,用他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带动学生。讲到兴致高处,手舞足蹈,忘不了他在讲台上兴高采烈的样子。陆定一的《老山界》、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吴承恩的《美猴王》还有文言文《狼》、《愚公移山》等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时刚开始接触文言文,背诵课文《狼》里的句子,对仗整齐,朗朗上口,甚至觉得自己高深莫测,能在小学生面前显摆一下了,那意思就是:看看我们都开始学文言文了,你们还没学了吧?优越感油然而生。其实那时自己上了初中也没几天。可是就是觉得和小学生不一样。
我们那时用的练习本,笔记本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原浆纸”,没有漂白,便宜,母亲一买就是一厚沓,还有一大捆的没有涂油漆的原木铅笔,也是便宜,供我们上学用。总是在不经意间会想起原浆纸上那些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密密麻麻的字迹和列的竖式。
数学老师当初也是代教,年轻,未婚的姑娘,总是会想起她分解因式时,黑板上写的一个个括号里的式子。很少能看到她的笑容。我猜估计她是装的,硬板着脸吧,她怕自己一笑,班里的想捣蛋的坏学生就会趁机作乱,所以她只能用一种装出来的严肃的威严来震慑他们。数学课课堂秩序还行,基本大家都能跟着老师思路走。
记得她名叫果萍,不知道怎么就被班里好事者知道了她的名字,在下课期间,他们总是苹果苹果的喊着。我想老师听到学生的这种起哄式玩笑里内心多少有点难堪吧,后来她弃教书重返校园当起了学生考入师范院校,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当起了正式的老师。(没想到多年后我重复了这位数学老师的人生轨迹)在这点上说,她在我的生命历程里,算不算是榜样的力量?这位数学老师的丈夫就是我初三的物理老师。一位优秀的讲课干脆利索铿锵有力的好老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英语老师是来自清徐的一位已婚女教师。姓梁,讲课带着地方口音,学生们总是模仿她说话,她是个善良的老师,英语板书书写地漂亮潇洒,学生们也是看人下菜,班主任的课,一个个,很听话顺从的样子,英语课堂上判若两人。说话声不绝于耳,老师让停,也停不下来,老师责骂,有个别男生还嬉皮笑脸地模仿,教学进度无法顺利进行。几乎每节课都是哄嘈嘈的。我们的最后期末升班成绩可想而知,全班就只有三个人及格,其余的不及格,第一名67分,第二名62分,第三60分,我考了第三。听名次,还不错,其实英语心里是一塌糊涂,啥也不清楚。不知道。一脸茫然。
记得政治抄本我们丙班统一用的是红旗本,教材名叫做《青少年修养》,用圆珠笔整整齐齐的写着问题和答案。我对自己的字迹不满意,有天熬夜重誊写一次,睡得很晚了,有好多好多政治知识点几乎都忘光了,单记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英雄浪漫主义品质”这两个词语了!
我们班里有镇附近的一个村的三个学生。那个村不大,全村信天主教,全村只有一个党员,这个党员是村长,因为共产党执政。信教徒不能当行政干部。全村几乎都姓任。任景艳,任有林,任志光,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当我打下这行文字时,会自然会脑海里流淌出来。不需要记起,因为从未忘记!他们都属老虎,大概是比我大两岁的缘故吧,感觉他们比同班的其他同学个子更高一些。总感觉他们和我们无信仰的人不一样,觉得人家身上有神的庇护。直到十多年后,其中一位开车,出车祸身亡了,留下一对儿女,分别4岁和2岁,那种宗教信仰带给我的神秘感,和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才在心底瓦解坍塌。原来神啊,主们,并不能保佑他们。照样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这是同学队伍中,第一个因意外丢了的一个同学。还有一个叫做杨东昌的同班同学,在一次夏日玩水游泳中,命丧黄泉了!初一的同学缺了两位了!(待续)
仿佛如同一场梦
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
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
吹入我心中。
而今何处是你往日的笑容,
…………
听到老歌《野百合也有春天》,突然很喜欢。真的是青春如梦,如梦青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