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从云南旅游回来后好奇旅行路上人们在想什么;二是看了“冈仁波齐”,好奇两种朝圣有什么不同。不过第一遍看得囫囵吞枣真的有必要再刷一次。
“冈仁波齐”讲的是一群人一路磕头叩首朝圣去西藏,他们心中有着明确的信仰,抱着一颗“喝水为别人解渴”普渡众生的心走完了两千多公里。
“一个人的朝圣”中讲述的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表面上是主人公Harold通过走路的方式,给身患癌症的朋友一种坚持的信念拯救她,实际上是Harold 对自己心灵的救赎。一共走了八十六天,一共六百二十七英里(一千零九公里)。
一个六十岁刚刚退休的老人,没有信仰,对退休后生活也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某一天突然收到多年之前的朋友患癌症的信件,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上路了。
Harold用的是回忆而不仅仅是脚步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在路上回顾自己的一生,对父母,妻子Maureen,唯一的朋友Queeney,以及死去的儿子,有悔恨愧疚与自责,也夹杂着快乐的回忆。
最后的结局终归是美好的,Harold 见到了Queeney最后一面,他从自己的过去中解放了出来,Maureen也和自己和解了,他们由相爱相误相恨再回到最初的相爱。
不时可以看见路旁房屋门后有只狗,或是排水沟边一头毛茸茸的獾。路旁的樱桃树站在厚厚一裙花云里,一阵风吹过,便散下一地五彩的糖果纸。无论再有什么突如其来的际遇,Harold都不会担心。这种自由的感觉太珍贵了。——Harold
Harold徒步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跟自己和解吧,一切都回到了最初那段最快乐的时光。由此我想到了旅行的意义,旅行有意义吗?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它的呢?一点都说不上来,只是想走就走了,回来之后只记得看过的风景遇到过的人,这就是意义了吧!
如果硬要说出点什么意义来,如同罗胖说他读书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旅行的意义大概也就是满足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旅途中,可以接受陌生人的不可思议,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人们会畅所欲言,我们可以尽情倾听。
不理解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活法,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精彩从震惊到好奇到接受最终理解并开始尝试,这一瞬间突然感到人生多么有意义,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你去尝试,尝试过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图来自微信好友,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Harold与Maureen最后互相和解牵手漫步海边的傍晚。)
“肯定有谁又想起了那句话,再次激起一轮狂笑。两个身影就这样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一定是我们太快乐了,所以才觉得那么好笑’ ”。——一个人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