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前两天看过的一篇文章2020年,陆奇59岁:我给20、30、40岁年轻人的建议。
标题很大众,貌似又是成功人士的高谈阔论,但抱着再干一碗鸡汤再补补的心态,其实读读也无妨。不曾想我还真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合乎我口味的养料。
二十 趁吸收能力最好的年纪,"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
这里"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指的是最能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的事情,那么二十多岁最应该培养起来的能力是什么呢?
学习能力
在这个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里,拥有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以及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认知能力是基础。原因很简单,因为创新,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唯一的应对,是与它共跑甚至赶超。方法就是学习,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强的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能力。
交流能力
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愈发紧密联结的世界,通过各种数字通讯服务与工具,社交网络,人们能够以文字、图片乃至视频,与更多的人保持交流。从长远角度看,一个人越擅长结识他人,表达自己,形成相互学习并共同完成某些理想的关系和友谊,对这个人就越好。
陆奇的20多岁,在做什么?
读书->复旦->卡耐基梅隆大学
三十 做让自己走得远的事情
搭建系统,让二十时期积累的能量发挥更大的效用。
这个系统主要指的三方面:身体、家庭、人脉。
这里不再细谈,我只想说这三方面对已过而立之年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三个系统,如果能将他们处理好,能让他们相互产生积极影响那无疑打造了一个铁三角,而相反则可能成为刺痛你的利刃。
四十 找一个可以让你淋漓尽致发挥的舞台
陆奇:“40岁后,理想情况是找到一个可以让你淋漓尽致去发挥的舞台,一个人的才华和一个公司的才华只有在真正被释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如果这个舞台是你自己的最好。”
20多岁多学多做多试,30多岁搭建系统,正是为了40岁以后真正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二十的我和三十的我
再美味的鸡汤如果不去消化吸收也只是穿肠而过,读罢原文,我首先在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己二十多岁的画面:自己当年在做什么,有没有努力过,现在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影响到三十的我。
扪心自问,遗憾有之,庆幸亦有之。遗憾的是我有后悔,当年在YH有机会让自己走到一个很可能不一样的人生高度去,却由于自己的好逸恶劳而错失了那几年的机会。如果说努力能力和机遇构成你达成理想的公式,那么无疑在我的二十年代,我没有好好把握住自己,没能让努力和能力最大化,让公式成立!
那为什么我又要庆幸呢?我庆幸的是我终于能用一个正向的眼光看待曾经的自己,而不是把一切错误和失败的原由推给所谓的造化弄人。同时我庆幸的是三十时期的我还有能力去搭建系统,还有机会在寻找到下一个可以淋漓尽致发挥的舞台,但,前提是我得让我的系统稳固,最大化自己的能力,以铁三角为后盾,让自己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这就是我当下要把我和要走的路吧,2020,一个新的时代,注定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