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昨天周末在家第一次点了送上门来的瑞幸咖啡,喝了一口,没想到因为这杯咖啡,让耳双生整个下午都思潮汹涌欲罢不能。。。
第一次接触到瑞幸咖啡,是在小区电梯里的广告。第一眼看到,从整个新品牌的形象设计上,还是挺不错的。
即便抛开张震和汤唯的双星代言,蓝色的品牌色+驯鹿的形象识别系统,也显得简约又有辨识度,看得出品牌设计的运作团队是老手很专业。
那段时间,因为正在看《将心注入》,是一本星巴克品牌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写的类似传记回忆录的书。
在这本书里面,我有印象作者提到过美国排名第二且与星巴克有竞争关系的咖啡连锁品牌——驯鹿咖啡。但确实并不知道品牌的形象如何?(网上搜了下,实际的驯鹿咖啡似乎是长下图这样)
乍眼看到电梯里瑞幸咖啡的广告视觉,心里就有联想,这个从未见过的有着鹿角剪影的蓝色咖啡品牌,会不会就是书里提到的那个所谓美国排第二的连锁咖啡品牌驯鹿?
顺着这个关联惯性的思考下去,我还心底暗笑:这美国品牌开拓中国市场还挺入乡随俗,竟然请中国的明星做代言人,改天得去试一试这如此接地气的美国第二咖啡品牌。
直到最近这一个月,由于身边人以及朋友圈中开始不断的接收到关于瑞幸咖啡的广告推送时,耳双生才开始怀疑,这当初这第一眼看到的会不会压根就是个本土的品牌?
因为,感觉它的推广手法实在是太过熟悉,套用一段广告词就是: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一样的配方。
那是众多互联网风投资本操盘大的项目惯用的手法,当年嘀嘀打车就是使用的这种方式持续砸钱给打出来一片天:首单推广免费加分享有礼加客群裂变赠券等。
在这种怀疑下,自然就会找到渠道了解到这个品牌的操盘手,一搜之下,果不其然,真还就是源自汽车出行领域的神州租车前高管来挂帅的创业项目。首批启动资金据称10个亿,全国同步启动铺开。
不得不说,将传统连锁饮品接入移动互联网然后迅猛扩张的方式,很简单很粗暴很互联网化也确实在这杯咖啡上产生了实效。
至少今天,耳双生终于也尝到了人生第一杯瑞幸的大杯拿铁。仅花了12元快送费,2杯咖啡在20分钟内就配送到家了。
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解决了一个全新品牌从引起关注、产生兴趣、促进首次购买、产生重复购买等整个新品上线的前期过程。
尝了一口,嗯,怎么说呢,在口感上,其实我们真的都是小白,即便品得出与星爸爸的区别,也基本不会达到高下立判的境地。
然后,看到了它在隔热杯套上配的文案:您尝到的香醇 并不是个巧合 每一杯都优选上等阿拉比卡豆 拼配自世界咖啡师大赛的 冠军之手
从文案的写作技巧来看,这附着在产品端口短短的文案,使用到了感官占领、权威转嫁和化解顾虑等技术手法。
包括在他们第一波出街的广宣中,是很集中用尽代言人的明星效应以及自带的浪漫气息为品牌拉分,然后用“我请你!”这种惊喜免费的方式来引导快速下单。
当然讨论这类营销手法还尚属于执行层面,即便执行得再精准,也不过是属于正确的做事。而大张旗鼓的资金团队进入,一定有着战略层面的深入思考和精准的切入,才能实现整合团队在正确的方向上做正确的事。
1、这一定是一个巨大的存量市场
这个市场的既有存量,应该就足够嗜血的资本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星巴克做到现在的量级,已经算是给出了答案。
2、理论上存在着诱人的增量市场
除了快速扩张市场的既有空白区域能带来增量外,打破固有的空间范畴(星巴克所宣称的第三空间),切入多样化的消费时机与场景的整合,例如针对白领办公一族的会议团购及下午茶时间、针对学生族群的寝室请客消费、针对家庭朋友周末聚会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开拓的增量消费场景。
3、价格带缺失的机会
针对以上这种小团购的场景,现实中还真的就缺乏相对应这个价位的咖啡品牌。瑞幸咖啡用20元左右的价位切入的,也明显抓到了这样的机会。介于星巴克与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价格档,从这三大美国品牌的侧翼都能直接争取到客群。
按照瑞幸咖啡的说法,主打性价比,做一个让大多数人喝得起的好咖啡。先不判断这种主张提出的对错与否,反正价格带确实在商业上具有定位的空间。
4、跨品类的增量空间
顺着价格档这么再分析来看,它除了现阶段直接凶猛的PK到星巴克以及整个咖啡产业链上中下游以外,未来的增量市场且真正去要切分培养的,恰恰是类似一点点奶茶这样的即饮消费市场。
5、客户圈层的想象空间
从它定位于以外卖模式为主的这个角度,就注定了这也是一家数据公司。这个比线下门店更容易拿到精准的客户群体资料和信息,而且咖啡这种高频、单一、即饮型的产品更适合圈到精准的高质量人群。这个数据比之盒马鲜生、饿了么的客户群体都还要更有质感。
这个发展路径跟小米很类似,咖啡无非就是个流量入口,未来可以对接的是反向针对这个群体的生态链。很值得想象。
不得不说,咖啡确实能够刺激人的脑活跃度,一口下去竟能让耳双生想到那么多。
今天,翻到网上一条新闻:星巴克看样子也有点感到威胁了。
以上信息也不知真假,但瑞幸这才几个月时间就能拉到跟星爸爸平起平坐的认知地位,号称10亿的投资应该算花值了。
网上还有人讨论身体与灵魂跟不跟得上资本,这速度已经摆明风投资金才是灵魂而不是什么品牌,后面再来接棒的才最有可能带着身体来让它们借尸还魂,否则也注定化为孤魂野鬼。类似的故事听的也很多了,最近的就是摩拜单车。
但不论是怎样,这也算是一种创新。让一个成熟的传统行当,散发出这现在的别样风情,怎么样还是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不论资本的初心如何,作为消费者,我们只需要接纳一个好的产品,进而支持到一个持续创新的企业和企业家,这就够了。
就在刚刚耳双生去看电影,就在片子放映前倒数第一条广告位竟然就是它。
诚如它的名字——luckin,耳双生希望也衷心祝愿它未来好运 Good Luck!
每一个有勇气创新并付诸实践的企业和品牌,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