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杭高钱江校区图书信息楼报告厅里,两位来自杭高的英语老师用不同的方法,给两个班的学生上了同一堂课。这是杭州市智慧教育“融•创”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同课异构”展示的一部分,两位老师讲课的内容都是关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汤沛老师运用的是最常见的PPT,另一位陆伟杰老师的课看起来则更加“高大上”——他和每个同学人手一台学习专用平板电脑。
两节课各有优势也有不足。
汤老师的课给在座的老师带来两点启示:一是老师在课堂上什么时候用PPT,什么时候不用PPT?二是老师还需要板书吗?“汤老师通过口语和提问的方式,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节奏。但是很难照顾到每个同学,而且PPT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无法像板书一样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陆老师运用的平板电脑,则是PPT的“进阶版”。他的课上,从作业检查到课堂练习,再到小组讨论,大数据分析几乎覆盖到了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直接得到展示,主动发言的学生也变多了。“最可贵的是,老师可以通过屏幕直观地看到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但由于技术限制,课堂仍然以人为的评价为主。
评价:大规模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天然有着矛盾,但主要矛盾是解决大规模背景下,人口的个性化教育。光靠人一对一辅导是永远不可能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光靠人的个性化教育无论何时,收益者是那些拥有充沛资源的人群)。不幻想更高等的生命体降临地球这个可能性,也不幻想人类进化,能够实现像潘多拉星球里面意识沟通的生命状态,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在可预见的时间里面,给机器附能,让更加高“智慧”的,高并发的机器基于大规模人口的个性化教育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