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油壶笼子


        一天,跳来跳去的记忆,偶然跳到了 “油壶笼子” 上。感觉好生奇怪:我既没日有所思,又没夜有所游,怎么会突然出现这莫名其妙的现象来呢?之所以奇怪,是因为关于“油壶笼子”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再说又是小时候所经历的事儿,记忆怎么要旧事重提呢?!

        油壶笼子是与那个时代共凉热的,不然今天的市面上,它怎么会消失得如此干净利索,以致想再找出一只来都很困难。而贫穷与保守,便是那个年代的代名词。不得不佩服那时的人们,绞尽脑汁也要使出招数,让物质匮乏的现状有所改变。

        油壶笼子便由此应运而生了。

        当然,它的出现,的确是那个年代标志性的产物。

        那时,塑料制品的使用并不广泛。塑料桶不多,塑料袋也还没兴起。一句话,根本没有白色污染这一说法。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像盛米装面之类的容器,都是竹子编的。完全用不着担心缝隙会渗出,如果真有这种可能,那他们早就想办法解决了。连吃的都不够,哪还允许漏掉呢?我记得,我们家放在木柜子里的竹制米缸、面缸,就从来没漏过。

        所以,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用竹编笼子装菜油的事,就能理解了。这完全是原于轻巧、环保、方便等一系列综合考虑的结果。瓷器的普遍利用,可能还没传到我们那穷地方来。即便有,泥巴烧的制品也很重,完全不利于运输。

        就像喜雀在年后商量着垒个窝,为的是要在春天生产一样,每年菜花黄、花长角、角变籽时,村民们就要开始“盘点”起自家的油壶笼子来了,像聪明的喜雀那样事先有所准备,不至于事以致此才去瞎忙乎。把盛油的笼子,拿到明睸的阳光下来照,看看它是否争气,还能不能帮着主人把这一年对付过去。如果稍有瑕疵,怎么也要换掉的。

        我们家的情况是这样的:每到这时,总是父亲检查了,母亲还要来再检查一遍。父亲的粗心,导致过有一年油壶笼子漏了油。见油流走了,母亲那个心痛的眼神,我至今也没忘。而油壶笼子有没有问题,等把底部的油脚子也倒干净了,是能发现的。

        当然,换一只新的油壶笼子,也必须要挤占其他方面的开支。对于“吃油不知炸响” 的我来说,年龄的原因,还不需要我去过多管事,所以我并不知道当时换一只新的油壶笼子,到底得花多少钱。只是在后来跟着大人们,去油房用菜籽榨油时,才知道它十多元的身价,让我咂舌。

        那些年,家里油壶笼子的来源,我还有点儿记忆。村里那个编篾高手,被请到家里来,用的是我们自家的竹子,吃的是我们家的大米白面,至于收走了多少工钱,我也不知道。肯定算下来,比买个现成的要节约点。不然那就瞎折腾了。

        有人传给了父亲技术,父亲便拿它作实验,居然还大功告成。我常常帮忙在侧,猪血把草纸浸透,里外糊得严实,有时我也拿个小刷儿,如法炮制般学着父亲的样子,把兑好的猪血抹在笼子的里和外。那怪味儿,对于乐趣大于兴趣的我来说,并不觉得它有多难闻。

※        ※

        我们家自留地里就种着可以榨油的家菜。籽粒很小,金黄色的。等那宽片子菜叶,解决了一家人的饥饿时,它的产量又不如人意了。开始几年,父母念念不忘它的油香,一直舍不得淘汰它,后来眼见一大家子人吃油成了问题,便下决心换成了胜利油菜。可它的菜叶,又只能喂猪。没办法,才在竹子歇着的那块自留地里,栽了一园子的甜菜,算是对“口粮不够菜来凑”的补充。

        每年,我们就在油菜成熟后,脱籽、去壳、晒干后,背到七八公里外的幸福油房去榨油。那种兴奋的劲头,背多少都不觉着重。话又说回来,在主粮不足的那些年,哪舍得用大片的好田好地来种油菜呢?它栽种的地方,一定是偏坡瘦地,或是些零星的尖尖角角。当然油菜是不嫌弃的,照样结出饱满的籽粒来。

        父母亲在房前屋后,这实际上也包括我们家老坟林的旮旮旯旯,都撒下了菜种。靠勤劳的双手,每年也能多增加十余斤的收成。

        李家姑父所在的榨油房,老远就能闻得见菜油的飘香。看他亮得发光的工作装,我每次去时,总要远远地躲着他。但他给我们榨的油,母亲说最经吃。炸的酥肉的确香极了。

        装了油的笼子,还轮不到我来背,都是父母换着背回家。后来我才知道了这其中的原因,他们是怕我在路上摔跟斗,而倒洒了油。

        直到有一年,我亲身体会到了背上颠簸的菜油,在油壶里浪荡着,又见村里的那些老人们,用“油壶浪荡”来教育人时,才算真正明白了“油壶浪荡”一词的内涵。


※        ※

        每年家里的菜籽,只能榨出十多斤的菜油。现在,我们这个三口之家,超市里5升一桶的菜油,也吃不了多久就完了,并且是在有猪油鸡油掺和着吃的情况下,所以有次我问母亲,您们那时是怎么把十多斤菜油维持到年底的?母亲淡然一笑说到,你们今天也当家了,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你们想想,那时杀一条猪,猪的毛重也就一百三四十斤,还要卖给国家半块,一家八口人,做农活也得请人,那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哟!

        我印象中,对那十多斤菜油,大致是这样处理的。平时的炒菜只用来润个锅底,端上桌面的菜里,只有少量的油星子。父亲最爱吃酥肉,也只有家里要干什么大事了或过年时才有口福。我们只要听到父亲说,今天动炸了,那一定是快乐无比的事。还有,油辣子口缸里也需要菜油,酸菜面里要加点,为了防止它过早完蛋,油辣子口缸里总是加了很多的辣子面,辣得我们张不开嘴……

        妻子与我是同时代人,小时我经历过的事,她也经历过。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每每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她都说不忍细想,不然眼泪要来了。

        因此,每次这样的话题到了嘴边,我就只得打住了。

※          ※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创者诚谢!)

※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16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3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83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8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58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6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5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88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8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55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18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92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8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2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44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