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 阴 星期二
有个对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此时岁末彼时岁初岁岁岁末连岁初。无论是月圆月半还是岁末岁初,都带着浓重的思乡情节。圆月在上盼团圆,来岁伊始醉新年。春节,俗称年,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节。
一年又一年,从头到尾,一家人,一家几代人,为了生计,为了求学,为了追求,为了梦想,东南西北,分离难聚。最多,或许能有几通电话,聊聊心里话,算作略解相思之苦。远离父母,夫妻异地,儿女远游。我们总因各自生活的不同,我们总因各自情形的不同,选择了适合我们的地点、方式,生活着我们自己的生活。
一年从头到尾,都可以以各种理由在外漂泊着、游离着,然而,春节,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归家的召唤号。父母会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忙年,也会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念叨儿女归家的日子。中华儿女每到这个时间段,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或者在世界哪个角落里,心中只会有四个字:回家过年!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回家团聚的节日!
过年,是每个中国人思恋故乡的诱惑!
今天,厦门路小学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经典诵读观摩会。根据民间习俗,囊括了很多年的元素,使得校园里到处充满了喜庆、团圆、红火、热闹的氛围。奔着家校合育的宗旨,厦门路小学的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为了搞好这次活动,很多家长穿上中国红,充当志愿者,默默无私的付出着。他们,成了厦门路小学本次活动最为靓丽的景色。
千百年来,老祖宗为了年,为了自己的希望,为了自己的信仰,留下了太多过年的习俗。写福字、写春联,贴福字、贴春联,成了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重头戏。看一看、瞧一瞧呐,这长长的一溜福字在你眼前,是什么感觉?幸福、福气、厚福、有福,无数深深地祝福,都蕴藏在了这些福字里。孩子们用自己的心揉软了黑黑的墨,积攒了深深的愿,让校园里的文化气息浓郁了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该有的灵魂。
还有这些方方正正的红纸上的这些方方正正的福字,每一个福字,都是孩子们一笔一划的结果,是他们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来勾画明天的幸福。每一个福字里,不论写的好与不好,不论写的工整与否,都有他们的希冀,更有他们的梦。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这个以春节为题的活动里,不应该给他们祝福吗?
再看看下面这些孩子们,红花红袄红灯笼,红粉红心红日子。一个个喜气洋洋的表情,一个个稚嫩面孔上可爱的笑容,还有比这更让人心醉的吗?俗话说,过日子,过的就是孩子的日子。对于过年来说,过的是孩子的年,新年新气象,是希望,是梦想,是期盼,是愿景。这一切的一切,灵魂都是孩子们。没有孩子们,这些都将成为泡沫。世界都是孩子的世界,何况节日呢?
春节需要包饺子,需要红彤彤的大鼓和红火火的腰鼓,需要展现中国老百姓的面食艺术,需要体现祭祀和祭拜,这些春节习俗和春节习俗形成的民间艺术都是我们难以割舍的节日文化内容。这一场观摩会活动都有着充分的展示,我还是不啰嗦了。
孩子所在的一年级六班,在这场活动里独树一格,有家长们教孩子折纸。自从老祖宗发明了纸之后,我们的每个角落里都离不开它,春节这个重大节日里更是离不开。折纸是一项极为流行和普及甚广的民间工艺,从纸船、纸飞机、纸花到各种小动物、小家具、家电、陆路交通工具等等,只要我们看的到的,似乎都可以通过折纸来体现出来。先看看孩子们折的小鱼,好看吗?
诗云: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明儿就是腊月初一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又到除夕。无论远在天涯海角还是近在咫尺相邻,又到春节,不要忘了回家过年,家里有从小到大居住的老房子,家里有日夜盼归的老父老母,家里有相思成灾的爱人和孩子,家里有你心灵和灵魂停驻的最牢固、最安静、最温暖、最幸福的爱的港湾!
借此活动,将我个人最真挚的祝福,在这新年旧岁更迭之时,送给每个人,恭祝来年平安、幸福、如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