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景物,不同人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像季羡林老先生这样学贯中西、汇通古今的大学者,游历山川,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寸草丹心万里程》收录了季老先生游历名山大川、庙宇楼阁的游记和人文访记。老先生以渊博的文化,细腻的洞察,和高尚的家国情怀,记录了畅游山川的见闻和思索。
先生的散文以文笔平实,情感诚挚而受人喜爱。书中的游记,无论是对景色的描写还是对人文的思考,都鲜明的体现出他那爱国爱人的赤子之心。
全书共分两辑,一是游历山川的游记,二是人文访记。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看,季老先生在山水之间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一、先生对雨是格外的偏爱,专门写雨的就有三篇。
我们都是看雨,而先生则以听为主。他从时响时沉的雨声中听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听到了百鸟争鸣。他像欣赏乐曲或诗歌一样细细的品味雨,品味雨声。
因为先生始终不忘本,童年在乡下,先生就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农民是靠天吃饭的,这雨就决不能少,先生对雨也就有着深厚的感情。
春雨自然贵如油,先生最喜爱的也是春雨。北京缺雨,先生心急如焚,因为他想到了整个华北也是缺雨的,所以不惜雨打了心爱的玉兰花,也祈望有雨。
而当清脆的雨滴打在屋顶时,老先生像个少年一般欣喜若狂,精神抖擞,竖耳倾听。
他浮想联翩,梦回儿时的家乡,回想起和母亲种菜、祈雨,点点滴滴,都像雨滴一样敲打在他心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浸湿了老先生的心和枕巾。
季老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不仅仅挂念故土,更心怀世界。在听雨的畅想里,季老的思绪还飞到了他曾经访问过的非洲,那里同样缺雨,人民和动物都饱受干旱之苦。老先生甚至祷告上天,眼前的甘霖,情愿与他们分享。
而作为一个文化大家,季老先生对雨景的感受更是不同寻常人,充满了浪漫的遐想和文化的思索。只几点清脆的雨滴打在阳台的铁皮上,先生便想起了红楼梦中引用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想起了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一场雨能概括自己悲欢离合的一生。可季先生自己的感受更加朴质可爱,他看到的是窗前的花草吮吸甘霖的快活,想到的是燕园荷塘里的荷花破泥而出的情景。
总之,季先生笔下的雨是那样清新、令人欢愉,因为先生听雨,想到的是大地复苏,看到的是自然的活力。
二、眼中看名山胜境,心中爱国情怀。
先生游览的名山中,明显偏爱黄山,用了较大篇幅细细的记录了登黄山的详细过程,飘逸、浪漫的景色描写,细腻情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老先生依着他的本行,像写文章一样游了一遍黄山,开始的“起”是由画家和文人在脑海里勾勒的一个印象的黄山,然后的登险峰、看云海则是“转”,而文章的“合”则是在景色万千的北海,小至树木,大到山势,无不体现黄山的奇秀。
我去过黄山,但底子浅白,当时只觉奇幻的梦游一般,根本没有容量,像季老先生能想到徐霞客对黄山的赞颂,也忆不起姚鼐的《登泰山记》
但,有黄山这样灵秀的地方,而引以为豪的情怀,倒是出奇的一致。
其次,对庐山,季老先生只抓住了灵魂“绿”,就将它写的活灵活现,让人身临其境了。
名山的秀美自不必说,季老也没有再费笔墨描述,但对庐山的茂林修竹的浓绿,烟雾笼罩的淡青都详加刻画,最后以自题的一首诗收尾,庐山若有灵,亦可宽慰了。
另外,石钟山、西樵山、火焰山、雪山 ,这些山名气稍逊黄山,不是最雄伟,或不是最秀美,但各有特色,季老先生也并没有被束缚,真真切切的写了自己亲身感受,乐在其中。
而对于北戴河、西双版纳、小三峡,季老的游览更贴近人文。他说北戴河“换了人间”,对西双版纳用了“礼赞”两个字,小三峡上详加描绘了中日文化交流。无不体现季老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感叹和欣喜。
山峰因人的不同情怀也呈现出不同姿态,江河会呈现不同气势,所以跟随季老先生游名山大川,感受到的是对世事变换的感叹,和欣赏祖国秀美河山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