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六岁进贾府,宝钗十二岁前到京都考证

我们先从后面看: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

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却是一枝桃花……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

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

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

第三回:黛玉初进京

黛玉因陪笑道:……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叫宝玉……

因此宝钗比宝玉大两岁,比黛玉大三岁。

第二十二回:

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的年分儿了。……

元春归省那年,宝钗十五岁,那么宝玉十三,黛玉十二岁。

第二十五回:宝玉被魇

那和尚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这也是元春归省那年三月的事,宝玉十三岁。那年二月二十二众人搬进园子,同年发生宝玉烫伤、被魇、金钏死、宝玉挨打、凤姐生日、刘姥姥游大观园等等事件。

第四十二回:惜春画大观园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

大观园需一年建成。

秦可卿死的时候是春天,然后贾政过生日,元春封妃,这年开始建大观园,园子建了一年。

园内工程俱已告竣,贾政游园问园内帐幔古董等时,第十七回:

贾琏回道: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
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将十月将尽,幸皆全备……
贾政方择日题本。……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

由此可推:秦可卿死、元春封妃黛玉十岁,宝玉十一岁,宝钗十三岁。

那么秦可卿病了多久呢?五个月到半年而已。

这个从前面往后看: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

其实是八月底九月初(当然是阴历,长安相对冷些吗?)我们再往下看。

刘姥姥走了,周瑞家的回王夫人,得了送宫花的差事。晚上

至掌灯时分,凤姐已卸了妆,来见王夫人回话:今日珍大嫂子来,请我明日过去逛逛……

于是第二日宝玉与秦钟会面。然后是探宝钗,比通灵,撵茜雪,入家垫,闹学堂。璜大奶奶见尤氏,知秦氏病了。贾珍说第二日请张友士治病:

尤氏听了,心中甚喜:后日是太爷的寿日……
先生笑道: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第十一回贾敬寿辰当日,满园的菊花盛开。尤氏说了许多话:

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头太,太太们玩了半夜……昨日冯紫英荐了一个先生……你(凤姐儿)是初三日在这里见他的……

如此,刘姥姥九月初二见凤姐,初三凤姐来宁府的。

凤姐儿说:况且听得大夫说,若是不治,怕的是春天不好呢。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

如今九月半,遇贾瑞。

此后凤姐不时来看秦氏。……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天天着人去看秦氏……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后日再看看他去。

这里初一是指腊月初一,而不是正月初一。冬至在古时是大节。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交节祭祖,估计是夜里交节,初一祭祖,所以是大初一。

到了初二日,吃了早饭……虽未甚添病,但是那脸上身上的肉全尽了。

此时秦氏应该不见好了,凤姐让尤氏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说已“暗暗的预备了”。

凤姐回荣府,回老太太、王夫人后见了贾瑞。

第十二回写贾瑞初二晚作死:

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倏又腊尽春回……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登舟往扬州去了。

第十三回就写了秦可卿死。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凤姐心中无趣,每日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某天梦见秦氏,二门就传来丧音,“蓉大奶奶没了”。

说明秦氏死,贾琏不在家。

这里有两个疑点:一、“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二、秦可卿是病了半年后第二年春死的,还是病了一年多才死的?这个也是问黛玉是在张太医问诊这年冬回南的,还是第二年冬底回南的?

我认为是张太医看病这年底回的,然后开春秦氏死。

一、“不上一年都添全了”,可能是不到年底都添全了的意思。

二、上面所写贾瑞的事,不过是穿插进来写了,然后全程交待清楚而已。黛玉之事是连在秦氏之事上。

三、秦氏根本撑不了一年了。她应该死于开春时节。

四、最主要的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已经知道秦氏死、元春封妃时黛玉十岁。

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秦氏丧事中,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

林姑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去,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了。

不管秦氏死于哪一年,黛玉应该没和林如海如上话。

这次我们再从头往后看:

第二回:

今只有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
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入都……我也无紧事,且盘恒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
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
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

黛玉进京是在冷子兴同一年。

第十三回:秦可卿开春死时贾蓉谋缺

看时,上面写道: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

所以此时黛玉进京已五年(连头连尾),十岁连头带尾,黛玉进京时该是六岁。

知道黛玉六岁进京好像和秦氏病多久没关系吧?其实不然。

第二回:

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今已娶了二年。

第六回

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

凤姐进门就管事呀。管了五年,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是黛玉进贾府三年了(连头带尾四年),黛玉九岁了。所以这年黛玉回扬州,过了年,元春封妃,又赶着回了,贾府建大观园。所以秦氏熬不了了。

又有人说了,啰嗦这么久,我从头看也知道黛玉出场五岁,一年过去六岁,不是六岁进贾府还是几岁呢?

其实若从前往后看,不知大观园建选几时,不知宝钗年岁,黛玉不也可能七岁进京吗?若贾雨村秋冬当了黛玉的先生就有可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想一想。

不过我们从后往前推,其实主要是考证宝钗是十二岁进贾府的。

第四回

林黛玉进贾府后,第二天去王夫人处请安。看见王夫人与她兄嫂处来的人商量事情(意欲唤薛家进京),就转到李纨处。
“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林黛玉就在贾府住下,此时应为下半年,未到、或未过残冬。贾母说“过了残冬,开了春,收拾房子”。过了不到两个月,贾雨村补授应天府,启程去往金陵,不知路上几日,到时又是什么季节?

“寡母王氏……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
“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这里讲的英莲,也就是香菱,香菱和宝钗同岁。宝钗是十二,还是十三呢?

“宝钗年岁虽大不多,行为豁达……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玩耍。”
“宝玉亦在孩提之间”

在写刘姥姥前,文中写薛家到京后,“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于是两府合聚游园。

梅花何时开?一直是梅花和雪相提,所以小吋我脑中印象是梅花是年前开花。长大后才知“倒春寒”,梅花是12月到次年3月开放。西安梅花三月开,游宁府应该是正月或二月。然后才是写刘姥姥,那么那年黛玉就是九岁,宝玉十岁,宝钗十二岁。

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
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
在路不计其日


所以宝钗至京都时十一二岁,年前到十一岁,年后到十二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