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都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喜欢一边做事一边幻想。现在我也过了二十岁,渐渐的不怎么做梦了。回想往事,很多的意外让我惊奇。那些我曾幻想过的未来,似乎从来不曾应验过,发生的反倒是些我从来不曾想过的结果。这样的意外几乎发生在我前20年的所有大事上,我的大学,甚至我的恋情。
犹记得15年的夏天,那时的我刚刚结束中考,和朋友一起来到厦门旅行。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厦大,拒绝了和朋友们一起坐出租车浏览,我选择一个人步行参观。大概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被知识所感动。看着倒在大风天里的一排排自行车,在教学楼里伏案的学子,人来人往的图书馆,而我,却只能止步门前,心中很有些不甘和惆怅。
三年后,我再逢厦大,却是源于机缘巧合。在发生了一连串的意外之后,我成为了一名厦大人,所学专业也和我的初心——建筑大相径庭。开始时还是有些失落的,但厦大确是一所神奇的大学。也许是海风的熏陶,又或许是浪花的诱惑,我开始慢慢迷恋上这里。校园氛围的自由和包容留给了我极大的空间进行自我探索,现在的我更愿意把我和厦大的邂逅看作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但意外并不都美丽,也有一些满怀遗憾。更年少的时候迷恋一个人,却从来不敢和他讲话。偶尔在路上遇到时偷看一眼,正好对上迎来的目光,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有如惊涛骇浪。可能年少的人总有些自负,以为在那无数次的对视中两人已经默契地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以为自己喜欢一个人,对方就也会喜欢自己。后来才发现是自己戏太多。再后来,和从来没想过的人在一起,又莫名其妙地分开。没有恋爱之前,自我感觉性情随和,以为自己会是个还不错的伴侣。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个样子,做着伤害他的事却无法自知,而这份感情也在日积月累的沉重感下落幕。
仔细想想,大学、专业、恋爱,这些不都是我在小时候就已经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次的情景吗?为什么到头来全都南辕北辙。是我自己太延宕,没办法实现宏大的设想,还是命运本就弄人,偏不让那些能让你猜到的未来降落?
出于对自己的保护,我开始不再去畅想那些属于自己的未来,那些华丽的结果,或许让未来自由发生更能少些诧异、多些惊喜吧。这样想也并非消极。有的人活在过去,有的人活在未来,而我曾经也是后者。可说到底,在命运面前,我们真正能把握住的也只有现在不是吗?小时候总和自己过不去,执着于那些达不到的目标,在失败面前颓丧。叔本华曾经说过,阻碍人幸福的两种情绪,是痛苦和无聊。那些痛感更强的人为了规避痛苦,逼着自己更优秀,就像小时候的我,但过程却指向不幸福。初识这一理论时我感到很悲哀,难道幸福意味着要放弃向上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整个高中生涯,直到在大学语文课上猛然开窍。
“攀登山顶的奋斗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
如果我们不再执着于未来那个结果,专注于眼下的过程,会不会不一样呢?那些所谓的结果不又是无穷无尽的开端吗?那么,取得好的结果之后,我们收获的似乎也只是一点点短暂的虚荣罢了。比起那冗长的过程,被一点点用汗水浇灌,怀着高涨的心情期待着,却并不指向某一个具体的终点,心中充斥着四字箴言“尽力而为”,那样的自己岂不是更令人满意?
史铁生曾经说:“人不能走到天堂,只能走向天堂。”人生亦如此。那些细碎的过程积累起的日日夜夜才是生命的本质。既然如此,与其期待不可预见的结果,为什么不怀着最虔诚、最充实的心尽力过好当下呢?那么,在现在提及的那个将来,当我们面对结果的时候,会不会更能够释然和坦荡地讲“我能为自己负责”。在关于命运这个黑箱中,至少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