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年龄,就很难再做到心无杂物的坐在书桌前,翻开夹杂着笔墨味的纸质书品赏一番。很多人不仅深有体会,还身体力行的去践行。
因为人们一天天长大和老去,也开始一天天为外界的琐事所困扰,为自身深陷的处境和周围繁琐的人际关系而忙的不知所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到达了某个特定的时期后,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性和目的性方面,就开始变得不再单纯。
在做一件事务前,大家更加追求这件事物所产生的即时性结果和实质性回报。由此而言,读书这件事既不能让你当下的生活好过一些,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充实和回报,那当你让他去多读读书时,这个人往往会这么想:我为了什么而读书呢?是恋爱谈腻了嘛?是网剧追完了嘛?还是王者荣耀不好玩?既然这些统统都不是,那我还读个几把毛书?
而在这个信息极度繁琐芜杂的信息年代,人们人手一部手机,信息的获得,也全靠手机上一掠而过的浅阅读。他最大的好处和特性是过目而忘,不会给人带来任何情感的累赘,也不会由阅读而引发思考的过程中消耗卡路里。
一个人翻开书皮的几率,开始变得如此的渺小,一个人也很难记得,上一次翻开书皮的日期,是在什么时候。大家的生活节奏是如此的快速,而娱乐的时间又是如此的珍贵。所以不难想象,那种在午后享受纸质阅读所带来的乐趣,早已成为了人们遥远的记忆中,一处小小的分支。
而我一直都有着阅读的习惯,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都从来没有终止过这个习惯。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是如此。我并不以读书为负担,反而觉得他是种乐趣。
而我最近借阅了三本书,风格类型迥然不同,分别是米兰昆德拉的《玩笑》,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以及王小波的杂文集《思维的乐趣》。
在以上书本中,我最钟爱的是最后一本。我几乎每天都会翻开那本淡黄色书皮的《思维的乐趣》,仔仔细细地阅读其中的一部分篇目,体会王小波笔下那种深入脑髓的思辨视角,享受这种在罗辑思维的世界里遨游所带来的乐趣。
比如说,王小波对于理性的认识,在《积极地结论》里就说的很清楚:有关理性,哲学家有很多讨论,但根据我的切身体会,他的关键是: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但这一点有时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会导致悲观和消极,从理性和乐观两样东西里选择理性颇不容易。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用蓝色的圆珠笔,在这些足以让人撼动思维的地方做下标记,然后反复的进行品尝和消化,在新旧观念和认知的碰撞交融中,消化汲取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让这些东西在眼下的生活中得以掌握和运用。
如果说读书有什么好处的话,这大概就是我从这一本书中得到的最切实的好处。
而《天黑以后》讲述了一个关于逃避和救赎的问题,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亦如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一段难以丢下的包袱,但即使身负各种各样的苦痛和不堪,但也可以在天黑以后,找个地方或躲避起来,或用其他的事务来打发逃脱。
但你所背负的东西,从来都不会消失。在新的一天到来后,潜伏在身体里的痛苦就会蠢蠢欲动的轰然袭来,他会时刻提醒着你,“我会找你到天涯海角,别想逃!”
要想从中得到摆脱和救赎,就得努力的一点点营造出属于自我的世界。就像主人公玛丽所言:我觉得自己经过了长期的努力,点点滴滴的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人钻在里面,就会感到某种程度的心安。而且就算这世界,在世人看来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极小天地。
这是我在看完这本书后所作出的一点读后笔记。即使简短,但像深色的笔迹刻在了心头一样鲜明有力。
我劝你也是这样,在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最好能做点笔记,写篇读后感,哪怕用蓝色的圆珠笔,在让你觉得为之震撼或触动心灵的地方做下点标记也好。当一个东西反复的刺激大脑的电信号时,这个东西才能在脑海里的印象更加鲜明和深刻。
所以我想在暑假做点有趣的事,那就是创建一个读书分享的专题。你看完一本书后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或者只是简单的几句只言片语,都可以投稿到这个专题里。当然,你也可以在那里通过阅读这些读后感,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或结交可以彼此探讨读书心得的书友。
我想,这样大概可以让读书变得有趣一点,也可以让各自读到的东西,得以传播和分享。
在我看来,在你读完一本书后,你总得记住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有些人肯定要对我说,读书是个潜移默化,对心灵无声滋润的过程。
但事实是,并不是你读的书越多,你的心灵就被滋润的多。不是这样的,重要的并不是你读了多少书,而是在那些你读过的书籍里,有多少能被你真正的吸收和铭记。
就像你一定听说过那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你如今的摸样,包含了你曾经爱过的人,看过的书,走过的路。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但又不是那么完整。剩下的由我借用马尔克斯的话说完好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最后,欢迎热爱读书的的小伙伴能来读书分享玩,也希望你在那里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