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看电视电影总是特别投入,很容易就与电影里的主角共情。但是有一个困扰,电视里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我特别容易出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担忧,焦虑。
大学时看的一部电影《盲山》,讲述一个女大学生毕业找工作,被骗拐卖到山里。山里的人不懂法,包括警察和邮差。女大学生多次求救、逃跑都失败,最终被迫生娃。最后终于在一个学生的帮助下,把求救信送到村外的镇上,才联系到父母得到救援。
看完这个电影,我心中充满恐惧,担心自己也会遇到这种事,害怕这么可怕无知的村民。
大学时,《蜗居》流行开来,看到海藻为金钱妥协做出的选择后,我也会感到担忧,担忧毕业后的生活,会这样难吗?
直到现在,担忧的情绪,时不时会出现,一会后悔过去,一会焦虑当下,一会担心将来。
《认知觉醒》里写道:“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我们没有必要自责和愧疚,应该想办法看清背后的机理并设法改变。”
今天的早修,丹丹老师分享,当我们有担忧时, “我们要觉察担忧,看见担忧,然后转念,永远相信美好,永远积极向上,永远告诉自己,会越来越好。”
当我产生焦虑情绪时,首先出现觉察,告诉自己,我产生焦虑了。我因为看见孩子咳嗽,产生担忧,担心孩子拉下后遗症,身体不健康。
以上是老回路,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转念。
我孩子的咳嗽会好的,他也一直在好转。
为了让孩子的身体保持健康,我这几天每天都带着孩子在运动,他也在从原来的抗拒到有些接受。他可以跟我一起跑步,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他会越来越好。
不仅身体会好,他的意志力,耐力,信心,也会越来越好。
他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认可自己,这种认可,可以帮助他变得更积极。
我要做的,多说“特别好”。我想孩子好,就对孩子说好。
今晚孩子在搭编程积木保险箱,用了不同的方式设置密码,非常专注。我对孩子说了“特别好”,给与及时的肯定。
觉察,看见,转念,祝福。
整个转念练习,需要渗透到生活的每个事件,每个细节。
每天,重复,重复,重复。
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