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极适家居创始人李俊杰,这是一篇吸引营销运营总监兼合伙人的文章。
如果这是一个未来体量超过zara这样市值4000亿人民币的公司,你是否会有兴趣在公司早期的营销上开疆拓土?
之所以会提到Zara,有2个原因。
第一,zara缩短客户反馈到大规模生产的周期,这个策略,非常值得借鉴。核心是lean,即小步快跑,以及不试不知道。
第二,都是着力实体经济。
为什么这是一个机会?
最终公司会做成一家生活方式的公司,但是早期会聚焦包包领域。
一个人从小到大,平均会用超过100个包,走在路上,99%的人都在使用着包,一件衣服,可能一星期才会穿一天或几天,一个包,一用可能就是连续几个月或者几年。包就像衣服一样,强需求。
有了需求,不一定是机会。因为如果巨头盯上了,很快被灭。有幸的是,这可能是一个巨头醒悟过来,已经晚了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新闻媒体上还没有太多大公司发力传统制造业的报导。大众关注的焦点都是IT和金融,所以这个领域也不太会吸引水平一流的初创团队。这种宽松的环境会给创业更多试错机会,因为一旦竞争激烈,门槛和成本就会拔高很多。找服装设计师比找包包设计师的难度低,但是奢侈品的利润大多来自于包包,而不是衣服,也在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个市场里,人力资源的分配有一定扭曲,这也是一个机会。
去淘宝搜索手机,销量最高的单品是iphonex,这说明了手机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好产品在电商平台是可以拿到他该有的销量的,电商渠道让商业越来越回归产品本身了。美国iphone跟运营商合作太紧密,基本都是合约机,所以没去亚马逊搜。在亚马逊上面,传统大品牌,比如新秀丽,并没有太多市场,原因是价格太贵,以及设计并没有很接地气。一些偏时尚的包包品牌,比如katespade之类的,情况好些,可是还是没有在实用性以及性价比上下足功夫,因此市场有限。所以吸取大牌的精华,在实用性上下文章,性价比不要太差,这样产品定位下的市场空间还是挺大。但是不会做小米那种特别注重性价比的策略,那种策略会太容易依赖强大资金去支撑,而且单品的门槛和风险变得很大。我们早期去找包包里面的蓝海,保持可观利润率去成长。
线上品牌例如小米已经开始布局线下了,在这个线上流量不一定比线下便宜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体量小,初创公司的灵活性更具优势去适应变化。保持专注的同时也要眼观八方,打通线上线下,全球化,高科技融入实体经济,是长期关注的点。
如果以上所说都可能会变的话,而允许有一个核心理念不会变的话,这将是,超越客户预期。要像电影一样掌握客户感受。要做到有三个要点,第一是知道客户需求,第二是包袱要准备多一点,才够抖,第三是吆喝的时候包袱不要全部抖光,留着一些他们买回去自己抖。
希望有兴趣担当营销运营总监的朋友加入,会工资加期权方式表明我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