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触这些古灵精怪的一年级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小脑瓜里不知都在想些啥?
我班有个龙凤胎的小男孩,他是弟弟,妹妹在别的班级。虽说他是弟弟,却长得比妹妹矮一个头,皮肤白皙,一双细小而闪着光的眼睛,再加上都精致的五官,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小了。在班里站队,他是男生里最矮的。细小的乳牙,可以判断出他的年龄很小,还没有开始换牙。他往往听不见老师的指令,不能立马执行。比如指读,就翻不到那一页,小手也指不到字上。他也没有写作业的意识。
我深深感到,在一年级,年龄差别几个月,孩子的反应力和理解力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相同年龄男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律能力比女孩子要弱。科学实验证明,男孩子入学可以比女孩子晚6个月至一岁。这样,男孩子更容易跟女孩子处在同一认知阶段。
开学初,他坐在第一排,却时长躺在椅子上,仰面朝天,我提醒他坐端正,认真读书,他却说:”我就是不想读!”咦,这”小人物”让我刮目相看,还不是一般地好管理。可是,他由于肠胃不好,拉了两次裤子,分别是我和阅读老师帮他擦洗干净的。但他却不知害羞,还给我说他拉肚子的原因是贪吃火锅造成的。
别看他人小,却用那双小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世界。记得有一次,我上课在他身边停留了一下,她舔了我手一下,把我吓一跳,我心想:”你是小狗吗?”
”十·一”过后的第二天,他走进教室,手里举着一根带手指的点读棒,很郑重地拍着我的胳膊说:”给你用一天,下课还给我哟!”我高兴地说:”谢谢,好的!”下午第一节课,我去别的班听组内公开课,发现这位老师上课时也用了一支这样的点读棒,心想:”老师们都在用点读笔,是不是这位学生发现我没有,就找了一支给我借用一天。”
到了下午快放学时,他来找我拿笔,我说已经放到他桌子上了。这不是有借有还,我按时还了别人借给我的物品吗?
下午,我改作业时,我的红笔用尽了红墨水,一位女生借给我用了,第二天就找我还回去了。
这就是他们意识中的“有借有还”,挺好,我率先做到了,做了孩子们的表率。
在我的生活中,我借出去的是关于教育类的书籍,其实,我对这些是倍加珍爱的,要不我花钱买他们干什么呢?只要我没说送给你,就说明这本书,我还会再看的,还有用。可是,我的书往往借出去,不找别人还,往往是收不回来的。或者被弄丢,或者被私自再送给了别人。这些都是我特别反感的。特别是,我去开口找别人还书,我是最不擅长的。也许别人还想,就一本书吗,也不值多少钱,还要催还。不过,不管哪个图书馆,借了书也是要按时要归还的,不过我还没有开办图书馆。
不过,我在支教期间,为了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我赠送过几位孩子书籍,这是我自愿的,也是我承诺的兑现。
还记得我小时候借别人的书籍看,就看见扉页上写着这样的话语:”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再借万难!”可能就让我养成了”借书要还”的习惯和形成了这种”归还”意识吧!
这就是生活中的”有借有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