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崩溃绝望号啕大哭又如何?擦干眼泪生活还是要继续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肖申克的救赎》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肖申克的救赎》是由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改编而成的影片。影片自1994年上映后就是无数人心中排名最靠前的经典影片。
《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由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 。
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被误判为枪杀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狱后,他不动声色、步步为营地谋划自我拯救并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的故事。
很多年前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时,具体感觉是怎么样的现在回想起来已经很模糊了,那时阅历尚浅,没有太多生活的阅历。很多年后再看,每看一遍总有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为此特地买了书,看书和看电影是一种别样的感觉。和电影里的画面不同,书本里的字里行间里描绘出来的意境,比电影剧情的演绎要深远得多。
进了监狱后的安迪,在历经磨难和折磨之后,依靠着自己擅长的东西和能力有了一席之地。每当看到这里,我会莫名地共情,感觉很凄凉。现实里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每日辛劳,拼尽全力,只是为了让生活离自己预期的模样近些再近些。只是,生活从来都是充满了意难平,并不如人所愿。
记得曾经的我认为外面的世界总是美好的,我只要跑得很远,那么我的人生宽度也会被拓得越宽。但过了这么多年,我想要的样子却始终离我太远太远。
在外面的这么多年,我至今未找到归属感。这个城市依旧让我感觉陌生。
很多次我都想逃离,想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但是我没有。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明明很痛苦很无奈却又无法逃离,这是一种无所适从也无处遁形的病态。疲倦和痛苦时时充斥着我的内心,让我苦不堪言。可即使这样,我竟然还是坚持了下来。我问自己,为什么?
母亲,孩子,都是我的无法逃离的理由。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曾经那个说走就走的年纪,早已消失在了风里。
”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肖申克的救赎
我不知道对于那些成功了的人来说,他们对于希望的定义是什么。但对我来说,我只能低着头,负重向希望努力前行,哪怕不知道选择时对还是错。因为对于我来说生存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任何人之间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我想我和太多的人一定是有着非常非常大距离的,追在后面我会很辛苦,我也会很累。始终仰视的脖子也会很酸。所以我不想比,我只要背负属于我的那一份希望和未来去奔跑就可以。我不和比别人比,我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就行。
有人说,成功是99%的努力和1%的天赋。也有人说,成功是99%的天赋和1%的努力。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其实都不重要,不管哪个是99%哪个是1%,加起来的完整的100%。所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行,盯着别人的结果,只会是一败涂地,碌碌无为。人生千万条路,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不需要和别人一样。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所以别听什么大道理,别信什么鸡汤。
就算崩溃绝望嚎啕大哭又如何?擦干眼泪生活还是要继续。
不得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