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天气阴,气温23——28℃。
吃过早饭,旅游大巴从罗甸开往荔波县,今天的景点是荔波大小七孔景区。
沿途路过平塘大桥,这座大桥雄伟壮观,桥长2135米,宽30.4米,高332米,用了3年时间修建,投资15亿,被称为天空之桥。
登上观景台,大桥尽收眼底,令人赞叹,不得不佩服桥梁建设者们的非凡智慧,游客纷纷留影拍照。
下午一点的时候,进入荔波大小七孔景区,里面有四个大景点,卧龙潭,翠谷和小七孔,大七孔。
进入景区,换乘景区大巴车,第一站就是卧龙潭。
通往卧龙潭的小路左边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沟,四周长着高矮不一的竹林和杂草,水里面长了好多绿藻,看上去呈深、浅绿色,河里有一条靠在河边的废弃小船,没有任何稀奇之处。
忽然看见有几个人在拍照,我觉得景色太一般了,没啥特点,但还是扫了一眼别人的手机屏幕,映入眼帘的景色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是如此的雅致。如下图:
向前走不远,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呈现在眼前,那是一种醉人的绿色,比草木葱翠的绿色更显浓郁。
湖边的翠竹,花草树木倒映在水中,卧龙湖水宛如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山林之中 。又像一个端庄娴静的少女,大大方方地迎接客人的到来,虽然有些阴天,没有蓝天白云的加持,但丝毫不影响它的迷人风采。
湖水两侧的路上,游客众多,大家徐徐前行,一路说笑,一路拍照,无不惊叹湖水的美丽。
顺着景区道路向前走不远,这池湖水顺着地势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弧形瀑布,不走到近前,根本看不清楚水的走势,表面看起来的平静湖水,其实下面暗流涌动。
第二个景点是翠谷,我想象这里应是一处幽静的所在,下了车,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一条宽广的河面,水流平缓,河面铺了很多石桥,游客可以从石桥上走到对岸,流水在石桥上缓缓流淌,有的地方流水不深,如果不怕鞋潮湿,可以在水中趟着走,人们在石桥上穿梭而行,尽情享受这优美的景色。
河的两岸,是苍翠的高山,右侧的山上喷薄而出的飞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李白看到飞瀑会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而我词穷,只能用气势磅礴来形容,那气势,有如万马奔腾。
左侧有一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天然花园,里面的彼岸花是我平生第一次亲眼所见,大多没有叶子,从地里伸出绿色枝干,枝头开着火红色的花朵,我想,只有在这山水灵秀的地方,才会开出如此绚丽的花朵。
过河的时候,看见一只蜻蜓停在草叶上休息,我赶紧抓拍下来,想来蜻蜓的心情也不错吧?其实,这才是人家的美丽家园,而人只是过客。
第三个景点是小七孔,顺着河道一路向前走,地势越来越低,沿路有68级瀑布,有没有这么级不知道,但每走不远就出现一道瀑布,或流水轻缓,或汹涌澎湃,或清泉石上流,或激流坠深渊。
流水就像一个孩子,时而安静懂事,时而调皮捣蛋,撒欢横流,不管怎样,都让人喜爱。
走着走着,路的左侧山体从天而降一道瀑布,水流顺着山体留下,水雾飘洒,弥漫了道路,游客雾中取景,纷纷举起相机拍照。
到了小七孔,眼前的小七孔,稍有些失望,与我想像的小七孔相差太远。
一座陈旧的七孔小桥,上面铺着石板,两侧长满杂草,桥下面是翡翠色的河水,从七个小孔流过,桥显得有些古朴,沧桑,走在桥上,桥面仅能同时并行三个人,有点担心会不会掉下去。
忽然发现水里有一条水蛇游过,游客去纷纷抓拍,蛇游得快,我没拍到。
到了河对岸,河里有几条大鲤鱼慢悠悠游着,后面跟着一群小鱼,像是家长领着孩子在游玩,这些鱼是野生鱼,景区规定不允许投喂,鱼儿离不开水,这里是人家的领地。
我想,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来这里,鱼儿看到人类可能已经习惯了,它们一定会为自己的家园感到自豪!
拍完照片,上了景区观光车,天空飘起了小雨,司机说,一会儿会下暴雨,果然,不到5分钟,一场大雨倾泻而下,还好,游客在车上没有被淋湿。
雨中的山色是另一番景致,朦朦胧胧的,山间云雾飘渺,雨点落在竹叶上,伴着风声沙沙作响,落在水面上,就像从天上降落的一串串珍珠落入玉盘。
到了大七孔,雨渐渐地小了,不少游客选择放弃游览,团队导游征求意见,大家一致想去游玩。
山路依山而建,道路向最窄处只能容下两个人并排通过,进出只有这一条路,道路崎岖不平,有的打伞,有的披雨衣,显得很拥挤,左侧的河里有竹筏船驶过。
河的对岸仍是云雾缭绕,空气湿润,走路出了不少汗,和雨水混在一起,很粘腻,穿的旅游鞋已经湿透,虽然很不舒服,但看到美景,心情还是很愉悦。
快到天生桥的时候,前方提示道路施工,禁止通行,只看到洞口的轮廓,没看到它的真面目,只好往回走。
走到半路的时候,雨停了,由于来路一直飘着雨丝,道路潮湿,还没有拍照,到了合适的位置,正好有几条竹筏船驶过,我们冲着船上的人大喊,他们也摆手大声回应,虽然不认识,但是彼此之间很友好,拍了几张照片。
出了景区,也没看到大七孔在哪?去问导游,导游说,大七孔正在修建,不对外开放,游客们忽然觉得上了当,原来只有小七孔,并未见到大七孔。
回旅店的路上,又累又乏,一看步数,又过了2万步,荔波的行程结束,行走在路上,劳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