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夏天,你几岁?
我记得那年我好像正念初二,还是会穿着小裤衩在夏天午后偷吃冰棍的无忧年纪。那时的蝉鸣特别大声,我只需要关心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可口的饭菜,偶尔关心一下暑假作业。似乎每个暑假都是相似的模样,可快乐也从未因为重复而减少。
但是05年的夏天有些许不同,我开始和大家一同关注了一群女孩追梦的过程,这个追梦的电视节目叫《超级女声》。没有人的记忆里是不存在这档节目的,无论你是否为他们投过票,你也一定曾经听闻过,因为万人空巷的盛况,2005年被称为ZG电视史的选秀元年,至此,我们知道“选秀”这个词,也知道原来你可以以各种你想要成为的模样来向所有人展示自己。
李宇春的中性,还是张靓颖的海豚音,或是叶一茜的温婉,在此之前,我们从未被这样一场多元化的盛宴所服务过,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可以这样的丰富,所以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被制造惊喜,也默默地喜欢上了某一种类型,甚至想要成为那一种类型。就像周笔畅当年的一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不知救活了多少几近倒闭的小眼镜厂。所以那场选秀,它不仅仅是一次唱歌比赛,更是全民娱乐化的开端。每一个选手淘汰时,我们都跟着一起流泪,因为我们以为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就像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朋友突然要远行,回忆起从海选的青涩,到变成更优秀的明星,陪伴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成为我流泪的理由。
我们总是回忆当年的热闹与有趣,实则是在想念那个时代。因为简单,信息的匮乏,娱乐方式的单调,导致我们接收到这些五颜六色时的欣喜,就像一朵烟花绽放在寂静的夜里,整片天空都是彩色的。
05年超级女声的收视率是11.650%,自此ZG再无收视率超10%的综艺节目。因为太过辉煌,这成了一个不可能被复制的神话。但是依旧有人在复制,即便复制个50%也能挣个盆满钵满,在一段时间的选秀热潮过后,终于,观众疲惫了。但是娱乐是个圈,任何风潮都会有重新回来的那一天。果不其然,2018年,选秀热潮再次回归,我从13岁变成了26岁。有的时候我感叹时光飞逝,是从眼角的细纹,囤积的肥肉里看到的,这一次我看到的是,我不再会轻易流泪了。
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明日之子》无一不成为了爆款,也许若干年后,这些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体00后女孩回忆起自己的青春,也如同我一般怀念当年追逐梦想的孩子们,可无论这些节目再火,都不可能企及05年的巅峰,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我不想去剖析市场大环节,节目设置等等,这次从一次心,来看看如今的选秀与当年的有什么区别。
前几天看到论坛上有人问,90后创作人混得如何?高赞评论是“邓紫棋也许是天花板了”,当年选秀的人气选手们早就成为华语乐坛的顶梁柱,如今还有可能吗?十余档大型选秀真正能被称得上乐坛有效输出的就毛不易老师一人。为什么呢?我就尝试看了一期新时代的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第二季。
大概来介绍一下这个节目,就像现在的大部分选秀节目一样,嘉宾作为收视保证,所以这档节目也不出意外地请了非常硬核的嘉宾作为星推官。首先是鹅厂优秀出品的孟美岐和毛不易老师作为师哥师姐代表,然后是歌唱界实力前辈孙燕姿和华晨宇。这是孙燕姿离开娱乐圈多年再次大规模回归,在节目初期赚足了流量。更有选手李泽珑见到儿时偶像孙燕姿激动落泪,燕姿更是激动泪目在节目播出期间刷了一波话题热度。另外,龙丹妮作为wjjw老板从市场角度,宋丹丹从圈外角度进行选择。这个嘉宾阵容没毛病,而且看完一期,可以看出来每个人非脸谱化的角色设定,每个人各有所长,连宋丹丹老师虽说在音乐方面没有话语权,但是总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且和选手的相处模式十分温情,居然也有看点。总之,所有嘉宾的表现都算用心且真实,是可以圈粉的表现。
选手呢?所有的舞美灯光服装赛制评委都只是油盐酱醋的辅料,真正的主材还是选手,可以说略感失望吧。节目将参赛选手分为start和restart两个阵营,start是全素人,restart就是“回锅肉”,虽说都是“回锅肉”,按理来说应该无论是实力还是脸熟程度都不错,但是一轮表演之后,除了by2确实都毫无印象。虽说表演和唱功都没啥大问题,但塑胶脸直接劝退。
不出所料,大家都要来讲一波故事,by2是出道十多年,曾经风光无限,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真正实现人生梦想,甚至一度抑郁了,觉得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还有,号称“广州女维塔斯”的苏北北,因为只能做商演也同样实现梦想无门。各个选手种种故事,梨花带雨地讲述。好,restart比较油可以理解,那start队伍呢?无论是懵里懵懂话很多原创就是用陈绮贞的调子填上无病呻吟的词的樊博艺还是复古到穿妈妈衣服来参赛的洪一诺等等,各个都有话题各个都有标签。对,我记住了大部分选手,但是我不喜欢,因为总觉得不纯粹,不真实。
经过一轮选拔之后,这些被着重描写过的选手自然会得到星级被留下来,将要面对很多场小考。带着各自的人设她们开始了遇见困难又克服困难,并且无论有多困难,在小考舞台上一定会带来完美表演,星推官为她们捏一把汗又为她们骄傲的戏码重复上演。可能是完全不会跳舞的选手,肢体不协调四处请教,选手之间毫无矛盾,基本倾囊相助,小考上跳得犹如有芭蕾童子功的舞蹈学院优秀毕业生一般。也可能是突然感冒失声,但现场唱得比谁都大声,连创作是何物都不知道,在花花老师的指导下改编得比制作人还优秀,都是一群为梦向前冲,开窍就一秒的神级人物。你和我说没剧本,真不信。
但是我没有任何讨伐剧本设计的意思,现在综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戏剧冲突确实很难很难,让观众不换台,并记住每一位选手,大家的个性确实尤其重要。但是它不是选秀了,它是一部少女偶像养成系连续剧,我没有感觉到她们的真诚,有几个人真的觉得这次机会没抓住就完蛋了,那种拼尽一切的努力才是真正让人心疼的想要去无条件支持她们的原因。节目结束无非是start选手去另一个节目当restart选手,而restart却成了另一个restart里的更为资深的回锅肉。从她们的眼神里看到的是,她们也同意这个观点。仅此而已。
所以,当看到最新一期,小考前没有进入15强的选手被淘汰,大家抱在一起大哭的样子。我再也无法像当年一样陪着她们了,除了年纪变大见识变广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不相信了,不相信哭泣的价值,更不相信友谊的重量,也不相信淘汰的严重性,抱歉我无法感同身受。我没有陪伴她们成长,更没有和她们成为朋友。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大家都在说“套路”这个词,套路是什么?是一套被输入的程序,是你可以猜到结尾的剧情设计。我不想当被套路的观众。选秀节目的存在除了真的要为梦想提供出口,为市场输出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陪伴。每一位都是真实人格,我真实爱上,真实敬佩,而我相信每一位坚持梦想的人们都一定会有值得被人记住的真实个性。那些最纯真的东西是不需要被设计,也会更持续的。
至于唱功,嗯,现在选秀节目有在在意这些吗?所以我也根本不会关心最后的结果的,到底谁得第一名并不重要,是否结果也早就被设计大家不得而知。如果当作一部少女偶像剧,看一看还不错,如果真情实感,没必要。我印象比较好的几个选手是veegee和张钰琦,但这种喜欢早就变味了,也许哪天突然就忘记了。但我永远记得14年前那群的那首《想唱就唱》,至今听到仍旧会热泪盈眶,因为那是纯粹的青春,简单说,我投入感情了。
PS:也不是说当年选秀完全没有“套路”,但是我作为观众的观感,一定比现在纯粹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