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周老师在群里分享了班长的关于写作心得的语音合成mp3,我听完之后,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写作历程。
正如谢班长说的那样,圈子很重要。我最初接触简书,源于我的恩师李老师的推荐。
犹记得18年春天,省骨干遴选工作经过重重筛选,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我跨进李老师的省名师工作室的大门。
犹记得18年炎炎夏夜,刚下高铁,已是星光点点,牧野大地一片灯火通明。来不及吃饭,匆匆赶往君悦宾馆。当踏进房间的那一刻,一群来自全省各地的语文追梦人,早已围着我们敬爱的李老师,大家丝毫没有感到旅途奔波的劳累,个个兴奋不已,彼此促膝长谈,直到子夜时分。那一夜,我知道了简书。
慢慢熟悉之后,发现工作室里的姐妹们一个比一个优秀,国家级中青年名师,省名师,省名班主任,省技术学科带头人等各种烫金荣誉称号比比皆是,这是一支优秀的团队。而我不过就是一只混进白天鹅队伍里的丑小鸭。事后,我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侥幸,刚开始入围的喜悦渐渐变成一丝丝忧虑笼罩心头。
不管怎样,我很感激命运之神的青睐。于是日后,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不断向工作室姐妹们学习,不断阅读各种书籍,不间断坚持写作日更。清楚记得,最初的日更曾让我痛苦不已过。那时,即使胸中是激情澎湃,笔下却是“幽咽泉流冰下难”。可每每想到自己能幸运的成为这个优秀的团队的一员时,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让自己的才华能够撑起自己的梦想。
去年十一月初,又有幸在简书里认识了周老师,这个有着菩萨心肠的才子,把我拉进了他的写作群。可惜,也许,是自卑的原因,我认为自己还需要沉淀,我不敢把自己拙劣的文章发到群里。但周老师犀利的文笔,常常让我醍醐灌顶,时时鞭策着我,总在我迷茫时,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现在,回望这一路,不觉感到欣慰,正因为跟对了圈子,跟对了人,我才能将日更进行到今天,我才能在中年之后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