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说起来长,笔者也只擅长嘴炮,只希望这嘴炮能抛砖引玉。
莎士比亚曾经问道:爱情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红楼梦》里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西厢记》里说“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飘》里面说“你从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已经到了男人对女人的极限”。但是其实那些写出让世人惊心动魄警句的人,他们也未必能给予真正的答案,而正是因为无法给予这个答案,所以也尤其变得有魅力。
但是我不想讨论爱情,因为书里的爱情大多是完美的,不完美的爱情作家编剧大多会让主角死去以此来成全完美。而凡人的一辈子太过长久,不会出轨也许也难免会出柜,即便没有,职场不顺中年危机经济不景气,都会影响爱情——假如长久的婚姻中的亲情仍旧能称得上爱情的话。
而且每个人心里的爱情,它到达的尺度与浓度都不一样,有些人的爱情是一杯小酒,痛饮而完就无,有些人的爱情是个酒缸,今日宿醉明日宿醉,朝朝都是真心。
心理学家把爱情风格分成了六大类,其中有尽情享受而不愿认真的“游戏爱”;无悔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爱”;讲究条件精挑细选的“务实爱”;患得患失极欲操控的“依附爱”;以及轰轰烈烈盼着高潮迭起的“浪漫爱”和平淡如水以友情为基础的“伴侣爱”。
在长久关系中,你们首先要有一个共识。第一,人无完人,再完美的女神说不定也有半夜抠脚的坏毛病,永远有更好的人出现,所以你找的人得是你在某个标准上满意,即便遇上更好的也能坚守住;第二,你们在碰到对方的时候,你们需要的爱情类型是匹配的,不能一个想灶头炉边,一个还想旋转木马;第三,你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可以对自己的爱情负责,作为中国式的爱情,被父母拆散的《孔雀东南飞》的桥段其实还是蛮多的,太过传统,过多的愚孝都是需要警觉的。
这个大概与人的品质无关,但是与人的阅历有关。所以长久恋爱关系的基础是,你找的人需要与你此时的心态相似。尤其身为女孩,比如你已有独立生活拥有长期伴侣的念头,那你要在至少谈过两段恋爱以上的人中选择;比如你立马想结婚,你最好去婚介所排队;比如你青春年少,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无关结果,那你找喜欢的都可以。
但是男人也很聪明,我有一个男性朋友,对朋友很好,但是喜欢招惹少妇,每个少妇都觉得他和她们是真爱,但是其实大家只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而已,但是两边都不道德,也没有谁比谁更不入流的问题。再比如有些人到了大家以为要成家的年纪,其实内心深处也没准备好,但是表面上会装作出我愿意和你谈一场不耍流氓的恋爱的感觉。
很多文艺青年会故作洒脱地说,为什么谈恋爱就得结婚呢?我觉得除非你是不婚主义,不然你的每一个选择都要向结果出发,相处适不适合这是后面相处的问题,如果相处不合适分手,那其实是很自然的选择。但最前面的动机要了解清楚,毕竟人生苦短。
你怎么确定这个男人脑中“当”的一声预警已经起来,他已经准备好去找一个真正的长久伴侣,而不是在你地方寻点经验呢?所以经常有的问题是,很多女生和初恋结不成婚,最后发现初恋找的那个女生也未必有多好,只不过她出现在了他“当”那声预警来的时候。每个人对硬件有挑剔的人,不懂的是,其实在硬件上,人能找到的层次是差不多的,比如一个家境普通的中层领导,只能找一个小家碧玉,而更契合的是,是软件上的不同。除非自身价值成倍翻升,比如我中了大奖500万,而不是我明年涨了5万薪水;或者我成了知名作家,约稿不断,一本书的稿费可有六位数。或者是有些女生很牛逼,浑身动了刀子,变成了一个大美女。尽管金钱和美貌都挺恶俗的,其实说穿了你光明正大不恶俗,你未必内心深处不恶俗。
《欲望都市》里的凯莉遇到MR.big的时候,Mr.big不仅对婚姻心怀恐惧,而且还没做好心理准备,虽然凯莉最后等了到MR.big,喜大普奔,但是生活不是美剧。
所以评判一个长久对象最重要的是,恋爱方面的心智是不是够成熟?他前面的学校够不够好?这些东西都是装诚意装不了的,一接触就图穷匕见。诚然前面的学校够好,他也许会念念不忘,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学校,你不仅会心理上非常辛苦,也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另外作为中国式家庭,最重要的预兆还有他家里人的态度,通常来说早婚的父母也希望孩子早婚,如果对方父母说现在的人结婚都晚了,这时候作为女生,你还是竖起耳朵警觉起来为好。
当然还有另一种状况,对方的心智处在制高点,你完全被掌控其中,这时候需要你自己思考,你是要继续越级打怪升级,快速成长;还是再找一个狭路相逢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