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突然点燃了朋友圈。一个日本妹子在干洗店打工时,有客人拿来了一件6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000)的香奈儿上衣,投诉她们给洗掉色了。妹子打电话给售后中心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的产品设计根本没有考虑过洗涤的情况。
这引发了一大波“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贫穷使我高斯模糊”“嫉妒使我质壁分离”的新晋网红吐槽,也重新激活了普罗大众对于金钱这个亘古不变主题的热议。
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
金钱可以买到快乐吗?
Of course!
(你一定以为我要端出一锅心灵鸡汤告诉你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快乐吗?不,财富自由可以买到的快乐,你几乎想象不到!)
于是得到了肯定回答的你是不是正要愉悦地打开淘宝京东继续向双11预售的购物车里买买买?住……住手……
金钱可以带来快乐,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如何衡量它带来的快乐,怎样才能把钱花的更快乐,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
钱越多就越快乐吗?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有钱人总是过得更舒坦,但金钱与快乐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就是斜率为正的线性关系呢?
曾有一项国际心理调查请多个国家的被访者为自己当前的快乐程度打分(通常用十分制,快乐程度从“非常不快乐”到“非常快乐”不等),然后统计每个国家的人均快乐程度,并与该国的GNP做对比。结果显示,虽然穷国的人不如富国的人快乐,但只要穷国的GNP上升到一个适度的水平,两者间的差别就会消失。对个体工资收入与快乐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也表明了相似的结果。伊利诺伊大学的艾德·戴纳在一个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在《福布斯》杂志排名前100的富豪也只比一般的美国人快乐一点点。
这些心理调查都指向了一个结论:当人们已经能够支付生活必需品时,财富的增加并不会显著地带来快乐的增加。当你拥有的金钱到达某个临界值以后,金钱产生的愉悦感就已然是边际效用递减了,一个亿万富翁也不会比一个小康家庭幸福千万倍。根据诺奖经济学家卡尼曼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个金钱的临界点大约是家庭年收入75,000美金,挣得更多也不会令人感觉好到哪里去。
(课代表强行总结:哇,2010年的7万5美金,仍然是我目前不可企及的……这就是我不快乐的原因吧)
为什么购物带来的快乐总是那么短暂?
似乎每当你想要摆脱郁闷低落的心情时,总会借助于“购物疗法”。实体店购物时刷卡的那一瞬间,网购收快递划开包裹的那一刻,内心充斥着期待的愉悦,似乎会将所有阴霾一扫而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今天买了一个新音响,煲碟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两三天后,我好像感受不到那种拥有它的快乐了。为什么?
这也许要归结于“快乐适应”效应。人们总是能够从任何一种新形式的积极体验中获取巨大的快乐。血拼购物、换新房子、升职加薪不一而足,然而人们会对这一快乐之源变得越来越熟悉,便无法再从中汲取新鲜感、兴奋与快乐的情绪。于是日复一日,当你适应了这种快乐,对此感到习以为常,并回归到了买车买房之前的快乐水平,最初的幸福感也逐渐归于平淡之后,就需要去寻找新的快乐之源,正如如心理学家戴维·梅尔斯曾经描述的:“真得感谢我们对名利的适应能力,它使昨天的奢侈品很快变成今天的必需品和明天的废弃品。”
(课代表强行总结:所以,沿着渐进的道路前进才会感受到更大的幸福对不对?我不要一次性买完所有东西,应该隔两天买一件隔两天买一件,保持一定频率的快乐。)
花钱买东西更快乐还是花钱买经历更快乐?
假如天降横财,你突然多了一笔2万元,你会选择买一条宝格丽的项链,还是去一趟心仪已久的欧洲之旅?当你想花钱买快乐时,花钱买商品与花钱买经历,哪一样让你更快乐?
心理学家里夫·凡·波文和托马斯·基罗维奇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一次国际性调查,他们请世界各地的受访者回忆自己花钱买快乐时所买的商品或经历,并对因此带来的快乐程度打分。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回忆最近买过的商品,另一组回忆最近买过的经历,然后分别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打分。两个实验的结果都清楚地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买经历都比买商品带给人更多的快乐。
Why?因为购物带来的快乐转瞬即逝,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会破损会out of fashion,让人倍感沮丧;但付出金钱获得的体验却在沉淀后变得更为美好,你可能已经遗忘了机场罢工、红眼航班的疲惫,时间过滤后的记忆最为耀眼的便是在万神殿仰望的那一刻,在卢浮宫凝视蒙娜丽莎那一刻的感动。
更为关键的是,购买经历能够促使你去参加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活动——与他人共度时光。当你与朋友一起旅行一起看话剧,一起创造了美好的记忆。而你将经历告诉别人时,这份经历也就成了这个时代最流行的“社交货币”,因为你有了故事。
(课代表强行总结:所以说,炫耀你拥有的物品可能导致你的朋友因为嫉妒而质壁分离,但是炫耀你的经历可能收获妹子和汉子呢!)
符合自己人格特质的开销越多,就越快乐?
你看到隔壁Tony老师每两周都会去做一个新发型好开心,于是你也试着去换一个发型换一种心情,然而受不了全程叨叨叨尬聊的理发师又对时尚新潮流接受无能的你,从理发店出来以后更郁闷了。
所以花钱买快乐时,选择符合自己人格特质的找乐子方式很重要。
英国剑桥大学有一项研究专门针对每个人的花钱体验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人员与一家银行合作,通过匹配客户的消费习惯与性格表现,探讨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联系。数据分析显示,人们的消费习惯由性格中五大方面决定,分别是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亲和性和情绪稳定性。简而言之,外向者倾向于将在钱花在餐馆、酒吧、KTV ,而内向者则倾向于在运动、保险、健康上花钱。研究人员曾向实验者发放消费券,凭券可以选择去酒吧或者去书店消费。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外向者在酒吧消费时更快乐;而内向者在书店消磨时间更快乐。而在去酒吧消费的实验者中,外向者明显比内向者快乐;反之亦然。
(课代表强行总结:The most important is follow your heart 。爱喝酒的喝酒,爱买书的买书。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不是吗?)
卢梭说过,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所以充分享受金钱带来的无限愉悦吧,今天的快乐才是明天赚到更多钱升级自由的源动力!